关灯
护眼
字体:

140150(第1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看出瑞宁心疼,绮华连忙劝慰:“瑞宁不必将那些瓷器放在心上,王爷说的对,日后总能再得瓷器的。”

瑞宁笑着摇头:“送给明少主,我自然无怨言,他这些时日不知帮了多少忙,那些瓷器哪能抵得了他的辛劳,唉,我就是愁王府日渐减少的银钱。”

两人说着转过拐角,差点与一人撞个满怀。

“绮华姐姐,瑞宁爷爷。”赫宛宜急忙稳住脚步,肩头还立着眠山月。

自打瑞宁露出真面目,最欢喜的便是眠山月,几乎整日都跟在赫宛宜身边,只觉她是世上最好看的人类。

见瑞宁面露愁容,赫宛宜好奇问道:“瑞宁爷爷怎么了?”

绮华笑道:“无甚,正念叨王府银钱只出不进,不是个法子。”

赫宛宜眨了眨眼睛:“可以用我从赫府带来的银钱啊。”

绮华嗔怪地瞥她一眼:“王爷那是说笑呢,这是你的傍身钱,王爷绝不会轻易挪用。”

瑞宁也跟着劝:“正是,赫小姐,这些银子可得收好了,日后寻得如意郎君,能做体面嫁妆,便是想自立门户,也有立身之本。”

说着说着,他又想起瓷器的事,忍不住叹气:“若是陶坊能多烧出几件瓷器就好了,王府一年吃穿用度都有着落,说不定日后姑娘们出嫁还能得几件压箱底呢。”

出嫁一事太过遥远,赫宛宜和绮华甚至根本没有出嫁的打算,直接忽略了瑞宁关于出嫁的话。

赫宛宜只疑惑瑞宁话中的关键:“瓷器?”

绮华解释道:“陶坊偶然烧出几件瓷器,这东西难得,拢共就那么几件,瑞宁总管只恨不能催着陶匠连夜琢磨,再多烧些出来。”

赫宛宜知晓瓷器珍贵,笑着接话:“那陶匠们可有的忙了。”

三人说笑着准备离开,谁都没注意到,立在赫宛宜肩头的眠山月突然偏了偏头,黑亮的眼睛鬼机灵一样连连转动。

第147章

走到院门前,雁萧关主动将明几许送回屋中。

屋内寒凉,见左近没有绿秧的身影,他便托起炭盆添了几块炭,又引了火,很快,火苗“噼啪”窜起,暖意渐渐散开。

明几许斜倚在榻上,瞧着他道:“今日我跟着绿秧去村里转了转,瞧着百姓家家灶上都有热气,日子过得尚算安稳。”

雁萧关凝神细听,他还未曾去过村庄。

见他感兴趣,明几许又接着说:“往日灰头土脸的汉子,如今见人都笑着打招呼。”

“绿秧和他们走得近,言道村民们都说之前收的麦子足够撑到明年收成,又新盖了茅草屋,日子是一日比一日有盼头了。”想起什么,他忽而一笑,“绿秧可受欢迎了,今日回来时路过一户人家,那家小孩子还拽着她衣角不肯放,说是自己过生辰,硬要拉着绿秧去家里玩。”

雁萧关失笑,接了一句:“到底是个活泼性子。”

笑意还未消散,明几许忽而看向雁萧关:“说起来,我来这儿快一年,竟不知王爷生辰是何时?”

话音落下,他敏锐捕捉到雁萧关的神色微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

只见雁萧关垂眸,将炭盆里的火挑得更旺:“我从不过生辰。”

明几许盯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眼眸微动,没再多问,只轻笑出声:“巧了,我也没那讲究。”

夜风扑进窗棂,屋内暖意融融,两人都未觉寒意。

直到梆子声敲过三更,雁萧关见明几许睫毛轻颤,知道他困了,这才起身道:“夜深了,你歇着吧。”

自上次水患过后,流民们搬回村里,明几许便搬离了主院,不过两处院子离得不远,他现下住的正是该给王妃住的院子。

雁萧关并未多想,在他看来,明几许是座上宾,自然该安置在最好的地方,而整个王府之中,除了主院,便数这间院子最宽敞。

再者,明几许向来主意多,王府上下许多事务,雁萧关需与他商议。将他安置在隔壁,彼此往来方便,遇上急事也能及时通气,不至于误了要紧事。

明几许望着雁萧关踩着满地清辉往隔壁院子走去,直至那抹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才敛去面上笑意,神色变得捉摸不定。

也不知沉思了多久,他终是躺上床榻,一夜无梦。

第二日天还未亮,雁萧关结束晨练,尚未进屋洗漱,头顶突然传来熟悉的扑棱声。

王府中能发出这般动静的,唯有眠山月。

眠山月扑扇着翅膀落在他肩头,小爪子不安分地扒拉着他的衣襟。

“宿主!”清脆的叫声响起。

雁萧关挑眉,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你今日怎么醒得这么早?昨夜又去做贼了?还是说,是去哪个山头打劫了松鼠的过冬粮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