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1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公子好好将养,多休息,一定可以好起来的。”司剑安慰仇辉。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仇辉无所谓地说,说完还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仰脖子灌入喉,洗净嘴巴里面的苦药味。

司剑看见了,走上前收走了酒壶。

“虽然李圣手没有专门让你戒酒,但酒喝多了总是不好的。大公子还在养病,最好还是别喝了。”

仇辉见酒壶被拿走,不干,追上司剑开始软磨硬泡。仇香香没有参与其中,她坐在原地,静静地看仇辉与司剑胡乱打闹,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却是仇辉刚被大伯送回仇家庄的样子——

没有一点点生气,面如死灰。

仇香香觉得喝酒其实是小事,如若仇辉想,喝一喝愉悦身心,也是好事,毕竟仇辉的身体肉眼可见的已经好很多了。

……

元宵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的一个节令,上至天子贵胄,下至普通百姓,无不把上元宵节视为与除夕同等重要的节令。元宵节一过,漫长又短暂的春节就算过完了。

元宵节至,朱校桓下令,在南郊门、北幽门、西夔门、东巽门四大城门,各布置二十门烟花炮。待到夜晚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南郊、北幽、西夔、东巽四方同时燃放烟花,为今年热闹的春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故而,到十五这一天,自旭日初升,人们便开始倾城而出,白昼为市,热闹非凡。人们都在热切期盼着夜间的燃灯,四方同时燃放烟花,那精巧、多彩的烟火,该是怎样的蔚为壮观啊!

傍晚,刚过酉时,天色刚刚暗下来的时候,朱校桓便带领众妃嫔和身边的近臣们一起,朝北幽门赶去。他们将在北幽门最高的城楼顶,欣赏今晚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烟火秀。

扇麾林立的仪仗队伍里,朝廷大员们皆骑着高头大马跟在皇帝御辇的后面,高帜也在其中,身旁跟着一位肤色黝黑的魁梧将军——是最近一直都住在东厂内院的曹柏羽。

就在今晚,景皇帝朱校桓专门抽了一下午的时间,在自己的寝宫召见了曹柏羽。

朱校桓对曹柏羽大加赞赏,赐曹柏羽定西侯的爵位,外加不少金银珠宝的赏赐,并将今年一年调拨给临洮的军饷足足提高了快一倍。

曹柏羽很激动,这是他从军二十年来第一次见到皇帝,也是他从军二十年来第一次获得如此丰厚的重赏。这让曹柏羽对自己今天做出的这个选择更加坚定不移,多亏了自己迷途知返,才能在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春天。

今晚朱校桓给足了曹柏羽面子,他不仅邀请曹柏羽留在公里与他共进了晚餐,还让曹柏羽作为陪同,与自己一起登上北幽门的城楼,观赏今夜的焰火表演。

高帜一路都陪着曹柏羽,不光是为了给曹柏羽撑面子,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照看好曹柏羽的安全。

尽管驱夷令颁布后,田义会的生存空间遭到最大限度的压制,京城的治安明显好转不少,但田义会尚存,高帜也不敢保证,今天的京城里就没有一个田义会的叛贼存在了。

毕竟众所周知的,田义会里不光有夷人,也有许多汉人。驱夷令可以精准打击田义会中的夷人成员,却不能区分汉族反贼,这是如今整个京城防务当中,存在的最大漏洞。

不多时,朱校桓一行人来到了北幽门,在禁卫军、锦衣卫的禁戒、护卫下,朱校桓携后宫佳丽与一帮自己的近臣,一起登上了最高的北城楼。

北幽门本就是京城最高的城门,墙垛本体高度已逾四丈,四丈高的城墙顶上还有一栋四层楼高的城楼。黄瓦红柱,钻尖金色宝顶,层层飞檐勾心斗角。廊檐凌空飞翘,翘下有风铃和翘角梁饰,翘角处上有屋脊鱼尾,下有角梁龙头,造型精美绝伦,气势威武雄壮,角梁前端悬挂着龙飞凤舞的描金大字“北幽门”。

观礼的宾客们登上城楼后一一落座,偌大的京城尽收眼底,华灯初上,街道上、河道内花灯点点,如天上的银河掉落人间。

礼仪官高声宣布观礼活动开始,在放烟火之前,还有一段时间的歌舞和禁卫军的仪仗表演。朱校桓坐在正中央,嫔妃、文武百官们分列两边,一同欣赏焰火表演之前的开场戏。

歌舞刚开始,高帜就叫过来一名黄门,问他祁王府的人在哪儿,因为在过来北城门的路上,高帜分明见到朱校堂了的,可怎么上来城楼后,却又没见着了。

小黄门告诉高帜,说祁王府的人都在城门下,督公您忘记了?能上城门的人都是陛下钦点的,里面没有祁王府的人。

高帜扶额,是自己忙晕了,忘记了这一茬。高帜从身后拿出一只点心盒子,递给小黄门。

“去,把这个送给祁王爷,就说……就说是陛下送给孩子们的零嘴,叫他们今晚玩得开心一点。”

第40章暗杀他就是仇辉?

曹柏羽侧身,对高帜说他想去一趟恭房。

高帜点头,示意两名东厂番役陪曹柏羽一起去。两名番役领命,引着曹柏羽朝城楼外走,恭房在右侧的护门后,需要先下城门,穿过瓮城走到右侧护门才能到恭房。

曹柏羽跟着两名番役离开后,一曲歌舞毕。高帜随口问身后的小吏:“曹总兵回来了么?”

小吏答:“不曾回,总兵大人才刚离开,这功夫应该还没走到吧。”

高帜点点头,时间的确不长,曹柏羽应该还没这么快。

又过了一会儿,高帜再问:“曹总兵回来了么?”

小吏再答:“不曾回,或许再有一会就能回了。”

再一首歌舞毕,曹柏羽依然没有回来,高帜坐不住了,站起身来。

小吏拦住高帜,劝他:“今晚禁卫军与锦衣卫都在,东相大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高帜摆摆手,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罢了罢了,本官见多了,这年头,旁人谁都靠不住,万事都只能靠自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