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完结&番外(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于是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叶惟昭打砸了百户官的家,伤了百户官的十几名家丁,还打断了百户官三根肋骨。

因为这一出,叶惟昭直接从有理变成了无理。百户官一纸诉状把叶惟昭告上了都指挥使程烈的案台。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沸腾了,士兵为泄私愤殴打上级官员,这在军队里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按军法处置的话,轻则把叶惟昭赶出军营,赔偿、坐牢。重则按谋反治罪,那是要掉脑袋的。

军营里上至统兵、千户,下至普通的士兵,伙夫,大家都知道了叶惟昭怒闯百户官家宅的事。人们都津津有味地讨论这件事,有人说百户官欺人太甚,叶惟昭冲动又可怜,情有可原。但也有人说叶惟昭野蛮且不知敬畏,该杀。

这件事一直拖了好几天,都没有等来都指挥使的处罚令。当时叶惟昭打人过后就被控制了起来,一直被关在军营里的一间小黑牢里。

直到有一天,叶济康出现在了小黑牢的门外。

叶济康的手上提了一只食盒,他走进小黑牢的大门后,看守小黑牢的守兵便撤了,任由牢房的大门都那么敞开着。

叶惟昭躺在小黑牢的角落里,面朝墙壁躺着,一身都脏得不成样子了,听见叶济康进门的声音也不回头。

“昭儿,爹来看你了。”叶济康说。

迎接他的是冰冷的沉默。

叶济康有些难过,他喉间动了动,咽下一口口水。

“昭儿是有哪里不舒服吗?怎地一直睡觉?爹爹给你带了你最喜欢的,若是没哪里不舒服,就先起来把东西吃了。”叶济康没有任何责备叶惟昭的意思,反倒低声下气地哄着自己的儿子,语气中的小心翼翼显而易见,就像叶惟昭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宝宝。

叶惟昭依旧沉默,也不回头。

就这样,叶济康在小黑牢里劝了很久,都没办法让叶惟昭转身看他一眼。叶惟昭就像爱上了面前的这堵墙壁,今生今世都准备扎根在这里了。

终于,叶济康还是放弃了,他叹一口气,把手里的食盒放在叶惟昭身后那块黑漆漆的地上。

“程将军那边,为父已经替你说好了,你也别跟我强,不管怎么说,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我总是希望你好的。”离开的时候,叶济康这样对叶惟昭说。

半晌,身后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叶惟昭从那黑暗里坐了起来。眼前的牢房门大开着,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眼前的地上放着一只食盒,叶惟昭伸手打开食盒,里面放着米饭和几碟小菜,食盒当中还有一只蜜酥鸭子,油光水滑,香气逼人,的确是叶惟昭最喜欢吃的,只是叶济康是怎么知道的,叶惟昭自己也不清楚……

这一年叶惟昭虽然没有受到表彰,但从那以后,他在军中的路子突然就变得顺利了起来。

当然叶惟昭的个人能力本身就是很突出的,就算没有江宁通判大公子的身份加持,叶惟昭在江宁军营里就是很突出的一个兵。只是经过这一次“误解”后,上至都指挥使程烈,下至那个不开眼的百户官,大家突然就开始正视起叶惟昭的能力来。

有多大能力,就必须配对多高的表彰,叶惟昭再也不会被人故意忽视,更不会被区别对待。过去那种被人恶意排挤,替人做嫁衣的不公平对待,再也不会发生了。

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叶惟昭转眼就过了十六岁生日。

当然,不管叶惟昭过几岁生日,现在都没有人在乎这个问题。只有叶济康在这天派人给叶惟昭送来了一盒子酒菜,那天叶惟昭又正好离开营地去办差了,待他第二天回来那些菜都坏了,只剩下一壶酒还能喝。

十六岁的叶惟昭个头又长高了一截,他的胸膛变得更加宽厚,身体变得愈发强壮。连眉宇间也开始生发出来男人才有的飞扬与帅气。

慢慢地,叶惟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对他表达有意无意的欣赏与爱意——当然这些都是各式各样的女人们。

所以当叶惟昭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他确实比同僚们方便很多。

譬如,都指挥使就爱安排叶惟昭出面,进城里去与酒楼的老板娘、花楼的老鸨探听他需要的消息,寻找需要的人。尤其是一处叫做醉花楼的老鸨,尽管叶惟昭不曾在醉花楼消费过一文钱,但每次当叶惟昭进城路过醉花楼,老鸨都会热情地招呼叶惟昭进店里坐坐,要不然就往叶惟昭手里塞一把香瓜子。

所以叶惟昭总是能比其他人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顺便还能收获各式各样的花果小食回军营。

因为这样的事情,叶惟昭总是会被军营里的兄弟们打趣地叫“折花郎”,意思是只要叶惟昭出手,就没有不服软的女人。

叶惟昭却很忌讳别人这样叫他,这很难不让他想起自己那个吃软饭的爹,他叶惟昭是靠拳头打天下的,而不是其他。

他一定不会成为叶济康那样的软蛋!

终于,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叶惟昭表现亮眼,都指挥使程烈便向皇帝赵昀请旨,调叶惟昭进京,入禁军任中郎将,皇帝赵昀允了。

时至今日,叶惟昭也会主动回徐府了。经过那一年的事情,无所畏惧的初生牛犊一夜之间就突然长大了。他愿意回徐府看望徐家的老祖宗,也看望自己的父亲。

这一次,叶惟昭终于要进京做官了,他再一次回到徐府看望自己的父亲。

听说叶惟昭要进京做中郎将,叶济康很高兴。他笑眯眯地拍拍叶惟昭的肩膀告诉叶惟昭说,因为当任的殿前指挥使曾经是徐家老爷徐勉的门生。

“给陛下做贴身护卫,总归都得是知根知底的才好,程将军与那指挥使大人向来交好,此次你能上京,除了程将军的引荐,也多得咱徐家先人的荫蔽。”叶济康这样对叶惟昭说。

叶济康在提及徐家老先人的时候总是要加个“咱”,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徐勉的面,但死去的徐勉的确也是叶济康的爹。

过去叶惟昭会对叶济康说出这样的话冷嘲热讽,现在再听依旧觉得刺耳,但他好歹知道要闭嘴。

叶惟昭扯了扯嘴角,尽量忽略那个“咱”,说他一会就去上房拜见老祖宗,给老祖宗辞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