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叶霜也清楚,因为过去祖母与李歆的唯一一次接触,让祖母的心里,先入为主地对叶惟昭有了好感,如今叶惟昭再稍微主动一点,拿下老祖宗,的确没有多高的难度。

虽然叶霜已经给叶惟昭安上了危险分子的标签,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叶惟昭在很多地方都很像李歆,勇敢、磊落,敢做敢当。

只可惜叶惟昭已经当了叶霜的哥哥,再是多么勇敢、磊落,敢做敢当,都与她叶霜无关。

叶惟昭只在徐家待了一天就又回了军营,除了给老祖宗拜年,他的确什么地方都没有去,就连叶济康也是晚上回家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就像叶惟昭自己说的那样,这次他回府,果真就只是为了给老祖宗拜年。

见叶惟昭果然没有安其他“坏”心思,叶霜也重新松了一口气。

过年不过就是吃吃喝喝,东家吃了吃西家。今年是叶霜“回来”后的第一个春节,脱胎换骨的叶霜难能可贵地又找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感觉”,趁此机会狠狠地放松了一把。每天不是和府里的兄弟姐妹一起吃香喝辣,玩斗鸡耍牌九,就是领着自己的丫鬟仆妇上街去买花扯布看社戏。

因为今年灾年,叶济康算是最遭罪的一个,除了回家吃饭的时候可以多吃几样肉,剩下的时间叶济康一直都在干活。不是去州府衙门里头核对各市县的救济粮发放数量,就是下到田间地头了解今天又饿死了几个人。

叶济康主导的第一次救济粮发放的效果不好,宁州的粮价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倒比年前又涨高了一大截。所以叶济康的第二次救济粮发放,比计划更早的,又被提上了日程。

元宵还没有过完,叶济康就打开州府粮仓,第二次向市场投放了三千担粮。

这次叶济康吸取了第一次放粮的经验教训,在领取人员的身份核对上,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当场就揪出来数百人的冒领大军。

叶济康把这几百人带回衙门里头大刑伺候,很快就查出来这些人的身份——都是自宁州地区知名的几个大户及部分大农庄出来的家丁和佣人。

知道了这些冒领人员的身份,叶济康也不为难他们,立马就放他们回去,同时,还叫这些人都带一份叶济康亲笔手书的一封信回去给他们的家主——告全体富户书。

在这封信里,叶济康痛陈了历史上数次官商勾结,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后导致的大灾年事件,阐明这样群体性的谋私利,围剿农民、平民生存空间的行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必将是纲常崩坏,社会混乱。底层人民揭竿而起,最后导致士大夫们也都别活了,什么大商贾、大员外,你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也会通通被起义的农民给洗劫一空。

在信里,叶济康言辞诚恳,希望用这一封信来说服不受官府控制的富户们消停点,就算你们不出力,也请别添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收到这封信的贵族们果然就消停了一点,没有再派出家丁、下人们出来跟平民抢粮。

可是对这一群既得利益者来说,责任什么的,都太虚幻了,江山不是他们的,民生也不归他们管,只有实打实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不等叶济康为这第二次放粮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开心,很快,这些富户们就出手把叶济康给重新按回了地狱——

江宁城的四大富户,纠集了宁州地区超过十余户大地主,大商号,打出了“保民生、高价收粮”的口号,以超出市场近一倍的高价开始大肆收刮市面上不多的粮。

你若是以为平民百姓自己都吃不饱,肯定没有人卖粮?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当干一件事的利益足够高,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很快,宁州地区匪乱猖獗,从前流窜于民间暗巷的流匪,混迹于市井赌场的无业游民兴奋了,他们偷、抢、打人、杀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搞粮。

好不容易搞到一点口粮的农民和平民百姓都遭殃了,江宁城里几无宁日,打人的,杀人的,欺负孤儿寡母,老弱病残的……

官府忙不过来,每天都疲于奔命,依旧无法让社会重归宁静,也遏制不住日渐飞涨的粮价。

叶济康焦头烂额,每天都挣扎在崩溃的边缘。待那个刚刚去京城里“维护”过一圈的知州回来,自己怕是有好果子吃了。

直到这一天,叶霜叩开了叶济康的书房……

……

“爹爹已经连续操劳一个多月了,不曾好好睡觉,就连一顿饭都没办法坐稳来吃。春分时节湿气重,乍寒乍暖的,听说爹爹近日肠胃不适、精神不济,女儿给爹爹熬了祛湿汤,您尝尝吧!”

叶霜怀里抱一只大大的汤罐,站在堂下,笑眯眯地望着叶济康。

叶济康放下手中的笔,迎上前来,双手接过叶霜怀里的那只汤罐,连声道谢,说霜儿真孝顺,阳春三月不去跟小伙伴玩,居然还惦记着给为父熬汤。

叶霜抿嘴儿笑,没有问母亲有没有给叶济康送春卷,想来肯定也是没送的。她转身接过身后红荞手中的食盒,揭开盖子,拿出里面的一碟春卷放在叶济康面前的汤碗边。

“春卷是娘做的,爹爹尝尝。”叶霜说。

叶济康连声道谢,感谢自己的夫人拨冗为自己做春卷。

叶霜听见了,也只是笑,不说话。

叶济康吃一口春卷,低头喝一口汤。

“春分一碗汤,不用大夫帮。”叶霜笑眯眯地说,“玉米春笋祛湿汤里放了新鲜的春笋,搭配玉米,煨猪骨煨了三个时辰,祛湿润燥又开胃,爹爹要多喝,包您肠不结,气不嗳!”

叶济康点点头,说霜儿有心了,喝着霜儿送过来的汤,吃着夫人亲手做的春卷,我这心里真是暖洋洋的。

叶霜站在叶济康身边伺候,低头看见码在案桌一边的笔墨纸砚,当中是一封叶济康准备写给临县庐江县知县的信,叶霜看见了开头,便问叶济康为什么要给庐江县去信?

叶济康揉揉自己被烤焦的头,叹一口气回答叶霜,还不是因为最近宁州的粮价失控,你爹爹我已经快撑不住了。隔壁庐江县的太守跟为父交好,为父想让他们庐江县给我们支援些粮,接下来第三批放粮的时候多放点,看能不能有点效果。

叶霜沉默,她知道叶济康的救济粮政策失效了,至于什么原因,是个人都知道。人性里的恶,在这种时候已经被放大到了极致,局势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文人能够用斯文人的手段去解决的了。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江宁也发生过这一场疯狂的闹剧,只不过当时持续的时间还要更长,宁州知府已经从京城回来了,当所有文治手段都已经用尽,便只能来武的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