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第20页)
倒不是众人嫉妒薛家手握几百亩地契。这地若是真能产粮,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那些边民,怎么不种呢?
这些质疑和反对,吴茂才一开始并不在意。可是等近百名短工召集来,分散到田中日日除草去石时,他心里不由也打起了鼓。
荒地开垦,买地支出是最微乎其微的。从开荒深耕,到肥料制作、施肥细耕,完成大豆耕种最后透浇一遍水,80人,前后要有10日的整工。每人每日100文钱,就是80两银子,加上种子、农具等支出,大豆破土之前,100两银子已经出去了。
万一这400亩大豆根本出不了芽,或者出芽后忙了几个月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地契到手的第三日,吴茂才站在田头,看着众人一锄锄将荒地下掩埋的碎石杂物刨出,又筛选出可用石块运到河边,加固河道。
朝霞漫天,晕染在东方,却怎么也抚不平吴茂才微锁的眉头。铺子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他翻身上了马。
阳光从云层压下来,压得吴茂才的肩背更弯了些。
边境风云瞬息万变。一阵狂风起,漫漫黄沙卷过半空,遮天蔽日。
混沌沙帐中,战鼓有节奏擂响。
“咚咚咚——咚咚咚”和西境千千万将士心头热血一起激荡。
阳光透出层沙,重新照亮大地时,耀眼光芒从林立的戈戟上划过,沙场士气为之大振。
“必胜!必胜!必胜!”
如雷呼声中,漫天旌旗挥得更烈。
主帅长公主华羿肃然端坐主帐,几名副将雁阵状分列左右。
今日是一年一度沙场点兵的正日子。点兵比武,考量麾下诸位校尉带兵统队能力的同时,也给了底层士兵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脱颖而出者,甚至可以从最低一等甲兵,连越三级成为小旗长。
这是云无择担任校尉以来的第一次点兵。这位新晋武状元及其部下,自然成了今日全军关注的焦点。
今日参赛的共16位校尉,每位校尉手下派出十名兵士出场比试。因为涉及团队赛,考察的不仅是单个士兵的战力值,整体排兵布阵及场上随机应变能力,也是小分队获胜的关键。
第一轮,两两对阵。16支小分队参赛,16进8,8进4,直至2支战队胜出。
第二轮,冠军角逐。2支队伍,先10人团队比试,再5人小组对打,最后两队各出1人较量。三局两胜者,为冠军。
冠军战队,升小旗手者5人;第二名小旗手2名;第三第四名小旗手各1名。
为保证公平公正,第一轮抽签决定出场及对决顺序。每支队伍都在暗自祈祷可以碰上一个“软柿子”。
按理说武状元之队,应该是众人皆不想遇到的。其实不然,云无择战队,其实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柿子。
云无择是校尉,即便再厉害,但他不得上场。二则云无择通过武举参军,军中无根无基,而他名下兵士的多是入伍不久的壮丁,可能一个月前还在田中挥锄头,此时虽披甲持戈,刀剑该如何抓握大抵也是不清楚的。
还有一条,云无择谦恭随和,一派儒将风度,他带出的兵,都随他。即便真正对决,也绝不会使阴招毒招。简直就是堪称完美的对手。
“求老天保佑,让我们抽中云校尉的队伍。云校尉队伍好打,也打得过。各路神仙,观音菩萨,求求了……若我们得了冠军,定去庙里给你供奉十斤香油的大海灯,还有……”
张远手下副官,在他背后双手合十,小声嘟囔,恨不能哐哐朝天上磕几个响头。
不等这副官把许诺给神明菩萨的东西说完,张远朝身后狠狠瞪了一眼。
那副官忙住了口,把没许出的下半段愿望心中默默向菩萨说完:千万别遇上萧潜的队伍。
萧潜是一众校尉中的佼佼者,哪怕没有武状元的名头加持。而且是今年沙场点兵的热门冠军人选。
萧之仁任兵部尚书多年,军中怎会没有自己的势力。他托举族中子侄萧潜武举参军,目的就是将这些零散势力聚起来,以待将来懿王的不时之需。
所以跟在萧潜身边的多是行伍摸爬滚打多年的骁勇之士,或懂排兵,或精武艺。恨不能个个拉出来都能以一敌十。这也是为什么诸多校尉中,只有萧潜一人肩负带有实权的任务:镇守荆棘岭。安稳守关三两年,或回京任职,或在军中平步青云,都是不错的上升路径。
萧潜自是清楚这一点。一时大意,丢了武状元之头衔,此次沙场点兵他势在必得,也一定能得。他站在自家队伍之首,下巴抬得高高的,鼻孔远远冲着云无择轻哼一声。
你在京中赚足风头有如何?武人风采在军营!在沙场!今日定要让你这个乡野武夫见识见识正规军的厉害。
萧潜斜斜给一旁副官递了个眼神。
副官点头会意:今日必须赢。而手段,不必介怀。
战鼓再响,越发震天当地。
萧潜战队果然非同一般,第一轮对决,上场不到五个回合,便轻松拿下第一局。面对场下山呼之声,萧潜谦卑地抱拳行礼。
“承让!承让!”
长公主也注意到萧潜,只是垂眸理了理她的虎皮马鞭,没说话。倒是一旁副将,大喇喇挺腹上前,笑说:“殿下好福气,能得猛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