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逼供(第5页)
而马大强曾是我的领导,我们也不便对他用刑。”
“提及易中海,同样是个顽固分子。”
“若非如此,此案早已尘埃落定。”
马二已然承认,贾张氏与贾东旭更是直指易中海与马大强。
然而,仅凭口供,缺乏物证,无法给马大强和易中海定罪。
若换作他人,派出所或许不会如此执著,即便嫌疑人不认罪,亦可先行羈押。
但马大强曾是街道干部,即便卸任副主任,亦是熟人。
李建设頷首道:
“我清楚,那易中海,在轧钢厂时,就曾唆使院中另一工人,对厂领导**,当时保卫科用尽手段,也未使其开口。”
“不过我知道一种审讯手段,或许对他奏效。”
张所长闻言,眼神一亮:
“哦,不暴力吧?”
“我们乃派出所,与保卫科有別,太过明显的逼供恐怕不宜。”
李建设阴笑道:
“张所长放心,此法既简单有效,又绝无暴力。”
简单有效且无暴力?
这两词似乎相悖。
“说来听听。”
张所长心生好奇。
新国初立,街道违法之事频发,且此时无监控等设备,捉人亦难定罪。
此时,嫌疑人口供至关重要。
故而,有时不得不施以特殊手段,即便如此,亦难令某些硬骨头开口。
如易中海之辈,张所长亦多见。
若李建设真有良策使其开口,对日后办案大有裨益。
“张所长,此法名曰小黑屋。”
“实则称小黑箱更为贴切,操作亦简单。”
“首先,以木造一箱,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刚好容人即可。”
“构造需略低於受审犯人身高,令其站立时双腿难以伸直,同时也不可过於宽鬆,免得他能蜷缩其中。”
“总而言之,要使他站不直,蹲不下,连挥动手臂都成奢望。”
“小黑屋建成后,將人囚禁其中,静待时间流逝即可。”
张所聚精会神地聆听。
见李建设迅速言毕,不禁露出疑惑之色,问:
“就这么简单?”
李建设微笑回应:
“对,就是这样。”
“张所,你別小看这办法,造个小黑屋不难,不妨一试。”
张所心存疑虑,如此简单手段就能让人开口?
仅仅囚禁而不施刑罚?
这能奏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