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拜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干部们若家远,便带饭盒到单位加热;家近的,则午休时回家用餐。

然而,李建设並未直接去街道办,而是继续骑行五百米后拐入一条胡同。

这里与陈雪茹家相似,小院幽静,住户稀少,但房间宽敞,多为领导及有房契的小商贩所居。

“388號,到了。”李建设停好自行车,轻敲门扉。

门微敞,屋內有人探头问道:“谁啊?”

“请问这里是郑主任家吗?”李建设边答边步入院中。

屋內人也迎了出来。

“哎呀,是李建设吧?哈哈,且慢,让我猜猜你来此何事。”

“是为了易中海那事吧?”

来人正是街道办主任,郑主任。

李建设曾数次见过郑主任,此番近看,发现他已显老態,约莫五十多岁,与自己先前的股长年纪相仿,但气色、心態均佳,笑容可掬,对李建设热情相邀:

“来来来,李建设,快进屋坐坐。

你今天不来找我,我也想去找你呢。

咱们街道有你这样能干的大爷,我作为主任,很是欣慰啊。”

郑主任態度和气,言语动听,见李建设未动,乾脆拉起他的胳膊,引他进屋。

屋內仅郑主任一人。

“李建设,隨意坐,就当自己家,千万別拘束。”

昔日战乱,我与妻子失散,多年来我持续寻找,但新国广阔,寻觅何其艰难。

“我身兼工作与家务,难免疏忽,不足之处,请勿见怪。”郑主任语气平和。

李建设本欲直言,此刻却略显尷尬,悄悄从身旁取出两盒烟,置於桌上。

“郑主任,初次拜访,未备厚礼,知您好此道,望品鑑是否合意。”

此烟源自李建设部门採购员之手,部门不收,採购员自享。

但採购体系不问去向,只要是李建设或其部门人员以合理价购得之物,皆能触发高额回馈。

李建设不吸菸,故以此赠礼。

“哈哈,李建设,你真是有心了,我这辈子別无他好,就靠这点菸丝找乐子。”郑主任笑道,隨即话锋一转,“你还没说,是否为易中海之事而来?”

李建设略感羞涩,郑主任已主动提及。

话题既开,李建设点头確认:

“郑主任所言极是,我正是为易中海重返之事而来。

虽初次相见,但我觉您可信。

聋老太实名举报易中海,此事几成定论,何以他又重获自由?况且,不过数小时,即便易中海清白,调查能如此迅速?”

“这显然是我们街道內部,有人思想滑坡。”

“此乃明目张胆的徇私舞弊,包庇罪犯。”

郑主任连连頷首,笑容略显僵硬。

建设,你的话有理,但情况或许没你想的那么坏。

何大强確实年轻气盛,有些傲慢,但他的执行力出色,有衝劲,能解决难题。

就目前而言,他的优点还是多於缺点的。

就说易中海这事,他今早已向我匯报。

那位老太太我也见过,言语反覆,逻辑不清,正如你所说,可能是晚清宫里的遗老,思想观念上確有问题。

易中海是位老工人,六级钳工,在轧钢厂口碑良好,我特地询问了他的车间主任,对其作风也是大为讚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