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四公子(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公子无忌有点吃惊,不过礼貌使然并没有打断,只是继续聆听老者讲话。侯嬴继续说:“公子今天亲自开车接我,我就故意在集市多待会儿,把公子晾在一边。那儿来来往往的人多,他们都会看到一个现象,侯嬴真是小人嘴脸,而公子是礼贤下士的贤公子。”

公子无忌听完恨不得热泪盈眶,原来他今天所有的傲慢无礼,都是贬低自己的形象来成全自己。

说完,侯嬴又向公子无忌打开自己的朋友圈,把刚才卖肉的朱亥推荐出来。公子无忌于是又数度去请朱亥,结果朱亥脾气跟侯嬴一样,也是怎么请都请不来。

侯嬴、朱亥只是公子无忌礼待中的一两个,却是信陵君府内3000宾客盈门的缩影。当然,人交往中最美的在于互动,在那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门客们也各有所长地在为公子服务,比如前文说的,赵王一举一动都在高清公子无忌监视之下。魏国有公子无忌,公子有这群朋友,于是在纷乱的战国,诸侯国曾十多年也不敢来动魏国一寸山河(魏安釐王十一年至三十年左右)。

除了对朋友好,为魏国谋辅,公子无忌还有个“包解百困”的名声在外,只要有人求助,他总能略施援手,解他人燃眉之急。

魏王有个最喜欢的宠妃叫如姬,如姬虽然锦衣华服、侍女如云,但心里一直有件事让她难以释怀——父亲被人暗杀了。魏王很愿意为美人消难,但无奈发动全国侦查队,三年也没找到如姬的杀父仇人。如姬越来越郁郁寡欢。

忽然,她想起来内侍丫鬟们总在背后议论的公子无忌。听说他豪气干云,急人所急,但凡别人有所求,一定不叫人失望。不知道自己这桩心事,公子能不能帮忙?

带着不确信,如姬最终还是去求了公子无忌,公子二话不说,命门客明察暗访,不多久就把仇人头颅进献了上去。“有困难,找公子无忌”,看来民间传得一点都不错。

大仇得报,如姬心里无限感激,从此心里又记挂上了一件事,报恩。

公子无忌倒未必把替嫂嫂报仇的事挂在心上,他不过惯于帮人解决问题,守护乱世的弱智和式微的正道。

只是很快,公子无忌也遇到困难了。强大的秦国到处征讨,这次打的是跟魏国有连襟关系的赵国——公子无忌同母姐姐嫁给了赵国平原君。于是,平原君不断发求救信给魏国,魏王本来打已经派了十万大军去救赵,奈何秦王发了一封恐吓信,说谁敢救赵,收拾完赵国第一个揍你。魏王自然不愿意拿祖宗基业为了赵国去跟秦国豪赌,只好让将军停止前进,持观望状态。

魏国这边不来救,赵国首都邯郸城岌岌可危,平原君于是又不断写信给公子无忌,信里骂得无比难听:我之所以跟你们结姻亲,不过是因为听说公子无忌高义,现在你急人所急的品质呢?末了,平原君又把他姐拉上,说她天天在哭,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平原君骂的。

公子无忌看得无地自容,只好不断去求魏王行动,3000门客里能说会道的也纷纷上阵进行劝说,结果魏王像吃了秤砣铁了心,愣是不动如山。

无奈之下,公子无忌也不想独活了,抱着必死决心跟门客们交底,说要去跟赵国共存亡。大家纷纷表示,没问题,组队一起啊。于是一百多辆兵车浩浩****出发,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无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全军并没有哭丧着脸,而是一路走一路笑,划算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的买卖。

走到夷门,想着一辈子最后一面,公子无忌去跟侯嬴道别。侯嬴先是怒其不争地对公子无忌没好脸色,接着又出主意——你去找如姬偷大王的虎符,不就可以接手十万大军了嘛。

见公子无忌犹豫,侯嬴又说,别想了,你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一直想找机会报恩,奈何一直没机会,这次也算完成她夙愿了。

于是公子无忌去找如姬。如姬什么反应?

毕竟,她这会儿年轻漂亮,又最得宠,正是人生最潇洒的时候。而偷一国兵符,可完全是摆了一条死路在面前啊。她会冒险,或者说明知必死而“吾往矣”吗?《史记》用不到20个字为如姬思考完了一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她毫不犹豫地把公子无忌所需交到他手里,颇有一种“你守护乱世,我守护你”的浪漫色调。随后,太史公之笔和所有人一起上了战场,却秦全赵,公子以一战成名。此战被后世概括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再没有人关注如姬的结局。

想必,如姬决定偷虎符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一死的准备了,一来替公子顶罪,二来对魏王谢罪。

乱世里,人才最值钱,人命最不值钱,但却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成全公子无忌和他要做的大事。所谓别人对你怎么样,就是你对别人的折射。这无疑是公子无忌说好话、做好事的日常人品累积。

救赵后,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迎接公子无忌,把公子当神一样供奉,一路彩虹屁捧着,说他是“自古公子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又赵王又商量在赵国也划五座城封给公子无忌。众星捧月,高帽戴一路,公子无忌脸上也不禁有些骄傲。门客见了连忙劝,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公子必须记得,有一样东西公子一定要忘。公子欠别人的,一定要牢记在心,别人欠公子的,公子一定要忘掉。话刚落音,公子无忌脸上以红,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一幕虽然世俗,让温文尔雅的公子掉下神坛,但这烟火气却让人觉得和他更亲近了一些,他不再是个高高在上,没有缺点的神人。

窃符救赵的消息传回魏国,魏王先是大怒,公子无忌也深知老哥不会饶恕自己,解了兵权,把魏国军队和虎符一起还给了魏国,自己则留在赵国生活。随后公子无忌义声远播,魏国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毕竟,打败秦国存活赵国的,都是魏国的士兵。于是,魏王也消了气,让公子在魏国继续享有信陵君封号,却没有派人去请公子无忌回国。于是,公子无忌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除了偶尔也扩大一下朋友圈,公子无忌日常能做的,就是望着大梁的方向发一发呆。战国的大局势,虽然人才到处跑,不局限于一国,但公子无忌作为魏国的贵族,是很难忘记自己的父母志邦,扎根赵国一辈子的。就像屈原不得楚王重用,也不会去投靠秦国,而是身投汨罗江。

十年,虽不至沧海桑田,却老了那个少年。

秦国听说魏国没了公子无忌,不断发兵戳魏国的脊梁骨,魏王无奈,只有派人去请公子无忌回国。可是,十年客居他国,公子无忌内心也有愤懑,思乡之情和怨气一起涌上心头,竟告诫门客,不许跟魏国使者往来。到底公子无忌门客的总体素质极高,在赵国新交的两个朋友出来劝说,公子在赵国被尊崇,诸侯间也有名气,依存的还是魏国。如果魏国亡了,宗庙社稷被毁,公子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间?话还没说完,公子无忌连忙狂奔,一边上车一边跟门客们喊:“回家了!”思乡的情绪一起化作催促马蹄的悠扬声里。

兄弟见面,相拥而泣,所有的爱恨都在泪水里冰释了。魏王任命公子为上将军,公子无忌登高一呼,诸侯国听说了,纷纷派军助战,五国之兵声势浩**,将秦国打回了老巢。有公子无忌在,秦国很难占到便宜,于是,秦国使出一招反间计,说信陵君的声威早就超过了魏王,诸侯国又那么给面子,可以自立为王了。本来就嫉妒公子的魏王在日夜的诋毁声中,终于又一次夺了公子兵权。

公子无忌又一次成了魏国第一闲人。魏国已经浪费了他十年,将来还有多少年?公子无忌于是称病,放浪形骸,终日醉酒,在醒醒睡睡间把真实的世界遗忘。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摔碎给人看。四年后,公子酒精中毒而死。从此以后,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秦国铁蹄,十八年后,秦军灭魏,屠大梁。又几十年后,公子无忌的小粉丝刘邦建立汉朝,感念公子贤能,派了五户人家,世世代代为公子守墓。

《史记》原文: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