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希腊(第4页)
那里只剩下我和海浪,
只听见我们低声应答;
让我像天鹅,在死前歌唱:[25]
亡国奴的乡土不是我邦家——
把萨摩斯酒盏摔碎在脚下!
【选自[英]拜伦:《拜伦抒情诗七十首》,杨德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拜伦旅居雅典时,住在一个名叫色欧杜拉·玛珂里寡妇的家中,她有三个女儿,长女特瑞莎即诗中的“雅典的少女”。
[2]萨福,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女诗人。善于写情诗,极负盛名。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个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九个文艺女神)。
[3]提洛岛,基克拉迪群岛中最小的岛屿,据说是太阳神福玻斯(即阿波罗)的诞生地。
[4]希腊位于南欧,气候温热,在西欧、北欧人看来,有如四季常夏。
[5]开俄斯,爱琴海东部靠近小亚细亚的岛屿,相传是荷马的故乡。忒俄斯,小亚细亚西岸中部的城市,相传是阿那克里翁(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希腊抒情诗人)的故乡。荷马的史诗多歌唱英雄事迹,下行“英雄的竖琴”指此。阿那克里翁的诗歌多吟咏爱情,下行“恋人的琵琶”指此。
[6]古希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前往西方的“乐岛”。他们认为:那就是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在今塞内加尔以西)或加那利群岛(在今摩洛哥以西)。
[7]马拉松平原在雅典以东。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率领骑兵和步兵大举入侵希腊。希腊军队在米太亚得指挥下,在马拉松以劣势兵力大败波斯侵略军。所以下文说此地是“波斯人坟墓”。
[8]“一位国王”,指波斯王泽尔士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公元前480年,为雪马拉松败绩之耻,他率部再次大举入侵希腊,巨舰一千二百艘,小艇三千艘,军威之盛,为古史所未有。希腊海军在萨拉米岛附近给以迎头痛击,波斯军大败,损失战舰无数,仓皇溃退,从此一蹶不振。萨拉米海战进行时,泽尔士曾坐在岸边山崖上观战。
[9]“各国的兵丁”,指波斯军队中有来自被波斯征服的国家的兵士。
[10]据《堂璜》第三章的叙述,这首《哀希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希腊诗人所唱的歌曲。这位诗人曾漫游英、法、德、西、葡、意、土耳其、阿拉伯诸国,但作此歌时已回到敌寇铁蹄**下的希腊。这一节是吐露自己为什么要回国和回国后的感受,表现了真挚感人的爱国主义情操。
[11]温泉关战斗是希腊人民爱国精神、勇武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典范和象征。
[12]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指出:拜伦对待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和人民,是“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这里,拜伦借希腊诗人之口对希腊“活人”所作的讥讽,正是“怒其不争”的意思。
[13]萨摩斯岛在开俄斯岛东南。两岛所产的葡萄酒都很有名。
[14]皮瑞克舞,是希腊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模拟战斗的舞蹈。
[15]方阵是古希腊军队的一种战斗队形。皮瑞克方阵,相传是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公元前319—前272)作战时所用的方阵。
[16]根据古希腊传说,卡德摩斯是腓尼基王阿革诺耳的儿子,他把腓尼基字母介绍到希腊来,从而创制了希腊字母。
[17]阿那克里翁的诗多系歌颂醇酒和爱情。
[18]波吕克拉提是公元前6世纪萨摩斯岛的统治者。阿那克里翁曾经是他手下的宫廷诗人。(英语tyrant通常译为“暴君”。但是,古希腊历史上的tyrant,与通常所说的“暴君”含义不尽相同。罗念生先生译之为“独裁君主”,也有人译之为“僭主”。在这节和下节诗中,仍暂译为“暴君”。)
[19]米太亚得(约公元前550—前489),古雅典统帅。早年曾治理雅典的殖民地刻松。返回雅典后,曾指挥马拉松战役,用一万一千兵力击败了波斯的十万大军,捍卫了希腊的自由。
[20]巴加是苏里地区的滨海小城,在今希腊西部普雷韦扎西北。
[21]“斯巴达母亲”,原文直译是“多利安母亲”。按:多利安人是古希腊人的一支,是斯巴达城邦的建立者,所以“多利安人”与“斯巴达人”有时是同义语。
[22]赫丘利即赫拉克勒斯(前者为罗马名,后者为希腊名),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斯巴达人奉赫丘利为自己的祖先,“赫丘利世系”即指斯巴达种族。这一节是说:只有在山区继续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苏里山民,才不愧为斯巴达勇士的后代。
[23]“西方”,原文Franks,直译是“法兰克人”,这是希腊人对西欧人的称呼,此处指西欧各国的统治者。下文的“拉丁人”也是指他们。
[24]苏纽姆,雅典半岛南端的海岬。
[25]天鹅将死时要唱歌,这是欧洲人的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