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CEO的锋芒(第3页)
您看待华为的视角,不能仅仅是合作者,有时候,也必须切换到竞争者模式,要未雨绸缪。”
宋词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张勇和王静的话,像两道闪电,劈入了他原本清晰坚定的战略蓝图,揭示出他未曾思考的暗面与风险。
张勇看着宋词脸上自信与从容渐渐消散,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长叹一声:
“宋董,腾达正在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数字帝国,但您要把帝国最重要的地基芯片,完完全全交给别人!这是不行的!”
宋词神情无比凝重,张勇的话振聋发聩。算力就是未来数字世界的地基,而芯片,就是打造这地基唯一不可替代的工具。
会议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宋词蓦然惊觉,在供应链安全与算力稳定的终极问题上,完全依赖任何单一外部伙伴,都是极其危险的赌博。
万一未来华为因为制裁而受到限制,芯片的生产与供应受阻,那么依赖华为芯片的腾达,将产生怎样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见董事长脸上神情变幻莫测,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王静斟酌道:
“宋董,我意见还是要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国内其他芯片设计企业也可以合作,还有维持一定量的国际主流芯片储备也是必要的。”
张勇再次补充:“我问过专家,长期单一依赖某一种芯片架构,可能会导致技术发展路径被锁定,在未来更前沿的ai和云计算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我建议,九章算力中心采用异构计算架构,使得不同种类芯片协同工作,灵活调度。
这样,在任何单一芯片供应出现问题时,我们都能迅速将算力负载转移,确保业务无虞。”
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宋词,重重地补上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句:
“或者,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如……干脆下定决心,自研芯片!”
“自研芯片?”宋词瞳孔骤然收缩,猛地看向张勇,没想到这位一向稳健的ceo,在关键时刻竟有如此巨大的魄力和野心。
若走这条路,那意味着他之前与华为深度绑定的所有布局和计划,几乎都要推倒重来。
而且,自研芯片是众所周知的“吞金巨兽”,一旦启动,整个腾达集团的资金结构、资源分配、战略重心都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其中的风险与艰难,可想而知。
似乎是看穿了宋词内心的重重顾虑,张勇又道:“腾达不需要像英特尔、高通那样,去搞通用芯片。
只研发专用芯片,专门为我们的视频编码解码、图片处理、社交推荐算法、ai推理训练的芯片。
前期投入固然巨大,但一旦成功,可以大幅度降低算力采购成本。
更能通过极致的软硬件一体化优化,提升所有核心业务的运行效率,形成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宋词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前世记忆,谷歌推出tpu、亚马逊研发graviton、乃至国内企鹅、阿里最终都纷纷走上自研芯片之路的景象。
历史的轨迹,似乎总是在印证某种必然。
眼神里最后的那一丝迷茫和犹豫,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后的清澈与坚定。
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恢复了以往的沉稳与力量:
“勇哥,你说得对!是我之前的战略思考,出现了盲区,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与华为的合作不变,甚至要加深,共同开发通用型t1芯片,稳住当下。
同时启动自研芯片的‘基石计划’,瞄准为游戏、社交、ai业务服务的专用芯片,双管齐下!”
沉吟片刻,与二人商量起来:“这个‘基石计划’,由勇哥你亲自挂帅,组建独立的团队。研发芯片不易,一步一步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