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67章

刘琦满意地点点头,正欲再说,却见诸葛亮眉头微蹙,目光再次落向沙盘上象征夏口北门的那块木牌,沉吟不语。

刘琦见诸葛亮神色有异,心头顿时一凛。

作为穿越者,刘琦太了解眼前这位羽扇纶巾的军师了。

后世史书典籍中关于诸葛亮算无遗策、一生唯谨慎能让诸葛亮这般欲言又止的,必定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疏漏。

是以,刘琦当即坐直身子,语气凝重地追问:“孔明,还有何不妥?”

诸葛亮羽扇轻点夏口北门的位置,声音沉静:“主公,此计有一处关窍,我等险些疏忽。”

“还请孔明细言!”

刘琦连忙说道。

“主公,亮方才细思,发现我等在排兵布阵时,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只安排了伏兵,却忘了派那支必须前去中计的偏师。”

诸葛亮见刘琦神色一凛,继续清晰地说道:

“主公令王朗、宋濂二部转入山林设伏,此计甚妙,然则,周瑜在北门张网以待,等的便是我军偏师入城。若子时一到,北门外空无一人。。。”

诸葛亮的话音微微一顿,才缓缓道出后果:“周瑜见无人入彀,立时便会明白此计已泄。届时非但不会按计划发动袭营,只怕黄盖在左营也会立即蛰伏。我等布下的所有后手,便将尽数落空。”

诸葛亮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瞬间点醒了沉浸在伏击畅想中的刘琦。

刘琦光想着如何引诱江东大军来袭,然后反击,却忘了这场戏需要他先派兵,需要他这个“配角”主动登台才能开锣!

刘琦闻言,猛地从席上站起,开始在帐中来回踱步,喃喃道:“是了。。。是了!我只想着让王朗、宋濂去截杀可能的援军,却忘了必须要有一支兵马真真正正地走进周瑜的陷阱!”

“这出戏,缺了登台的主角,还怎么唱得下去?”

刘琦越说声音越是沉重,最后苦笑一声:“若非孔明点醒,我等在此空等一夜,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刘琦自恃熟知历史走向和人物命运,却险些在这最关键的临门一脚上,因思维惯性而栽了大跟头。

刘琦重重一叹,既有后怕也有庆幸,随即强自镇定下来,目光扫过诸葛亮与庞统,“那如今该当如何?今夜必须要有人去北门,把这出戏唱完?”

诸葛亮与庞统对视一眼,皆沉默不言。

见状,刘琦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等九死一生的任务,任谁去了都是凶多吉少。

诸葛亮和庞统身为人臣,若是开口举荐某位将领,无论举荐谁,都难免会让人心生芥蒂,认为他们是在借刀杀人。

这等得罪人的决断,只能由他这个主公亲自来做。

其中道理很简单——为将者沙场效命本是天职,主公下令,将士赴死亦是无话可说。

但若由诸葛亮、庞统开口点名,便难免有借刀杀人之嫌,极易引发将帅不和,唯有主公亲自点将,方能显出此乃军国大事所需,非是私人恩怨。

刘琦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明白了,既然如此。。。”

“速召周仓、陈武、子龙、汉升,等将校都过来。”

不一会,众将校齐聚刘琦帐内。

随后刘琦将眼前困境坦然相告,最后道:“。。。情况便是如此,需一员大将,率数千兵马,于子时前往北门,入城着周瑜的瓮中捉鳖之计,但此去凶险异常,可谓九死一生。琦。。。不强令任何人前往。”

刘琦说完,帐内众将校有人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有人喉结滚动,有人则握紧了拳,指节泛白。

刘琦目光扫过众将复杂的脸色,缓缓道:“有谁。。。愿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