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1页)
第155章
“甘宁此人,我素有耳闻,勇则勇矣,然终是江湖草莽之气未脱,纵率千余之众投奔刘琦,于大局而言,不过疥癣之疾。”
接着孙权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孤所虑者,乃鄱阳湖在大江下游,甘宁竟能带着船队,逆流而上,穿过我军控制的江面,安然抵达刘琦水寨!”
周瑜心中一凛,自是听出孙权语气里的不满之意。
便解释道:“主公明鉴,我军已对这段江面实行了日巡夜察,小舟快船往来不绝。”
“想来那甘宁,曾在江夏为黄祖效力多年,对此间每一处暗流、每一条岔道都了如指掌。他定是窥准了我军巡视间隙,凭借其高超的操舟之技,方能如游鱼般悄然穿过。”
“间隙?”
孙权站起身子,在帐内渡着步子。
“那甘宁所率二十余艘的船队都能找到‘间隙’穿过,这还能称之为‘间隙’吗?”
“公瑾,这分明是我江防体系存在漏洞!一张本应密不透风的网,出现了能让大鱼从容游过的窟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面对孙权的质问,周瑜也很是无奈。
夏口城这一段长江江面开阔,有数百米之宽,且水流复杂,支流纵横。
甘宁那样的水战大家,又对此地了如指掌,他想在不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率领船队寻隙穿过,虽显能耐,却也并非完全不可思议。
而在江面巡逻的船只能发现其踪迹并上报,已属尽责,想要在广阔江面上精准拦截一支有意避战、行动迅捷的熟悉之师,谈何容易?人家恐怕早已摸透了我军的巡逻规律和路线。
但这些话,周瑜并未宣之于口。
因为孙权接下来的话瞬间印证了周瑜心中所想。
孙权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周瑜身上,沉声道:“昨日我军虽胜,但绝不可因此滋生骄气——你看眼下,连营中巡逻值守都渐生懈怠,此风断不可长。”
此事,公瑾,你需严加查办,务必让全军上下,重新绷紧这根弦!须知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周瑜拱手领命:“主公所虑极是。胜而后骄,乃兵家大忌,瑜即刻便去详查各营巡视记录,严惩懈怠者,重申军纪,务必使江防固若金汤,不负主公重托。”
孙权看着周瑜领命而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便被坚定所取代。
周瑜所虑,他孙权如何不知?
但公瑾啊公瑾,我身为江东之主,更是新继位不久,看待此事,又怎能如你这般纯粹着眼于军事角度?
如今军中,确因前番小胜而滋生骄躁之气,此风不可长!
而我也正需一个契机,一个足够分量的理由,来敲打全军,收紧军纪,让军中时刻记住——谁才是这江东真正的主君,谁才能决定赏罚与方向。
而甘宁此事,恰是孙权最好的抓手。
他率大队人马“来去自如”,无论原因为何,在众人眼中,便是江防有失,便是将士懈怠!
孙权正好借此立威,名正言顺。
若只以“情有可原”轻轻放过,如何震慑那些渐生骄心的将领?如何让他们对我的号令心存敬畏?
所以,孙权即便知道周瑜的分析贴近实情,但孙权也必须将此事定性为“漏洞”,必须强调是“军纪松懈”所致。
这不是不懂军事,而是。。。。。。主君之道,军心如水,需时时引导,更要牢牢握于掌中。
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