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49章

“你说清楚,是甘宁甘兴霸?”

“千真万确!”使者用力点头,“属下历尽艰辛,终于在鄱阳湖水域寻到甘宁。”

“好!太好了!真乃天助我也!”

刘琦用力一拍手掌,脸上阴霾一扫而空,在厅内兴奋地踱了两步,回头对一旁的诸葛亮笑道,“孔明,你听见否?此真乃雪中送炭!我正愁如何破解周瑜水军,甘兴霸便来了!”

诸葛亮闻言,从容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关于屯田区域划分与流民安置的竹简。

诸葛亮不熟悉甘宁其人,但见主公如此欣喜,且正值用人之际,便也面露温和笑意,拱手道:“恭喜主公再得良将。此人既得主公如此看重,必有过人之处。士元与汉升在前方若能得此强援,水师局面或可改观。”

诸葛亮言语谨慎,既表达了恭贺,也未对甘宁本人做出具体评价,恰到好处。

这时刘琦也冷静下来,目光重新放到舆图上,转向一旁的诸葛亮:“孔明,甘宁来投,于我水师乃是强援。”

“然周瑜非易破之辈,不可将破敌之望全系于一人一身。”

刘琦手指点向地图上夏口西北的陆路关隘石阳戍,“水师新挫,需时间整备。但陆上攻势,绝不能停!”

“传令!”刘琦对堂外的亲兵喝道。

“命王朗所部向前推进,于石阳戍外择险要处立寨,广布旌旗,多设灶坑,做出大军云集之势。每日派小股精锐轮番挑战,但不必强攻关隘。”

接着刘琦目光落在诸葛亮若有所思的脸上,继续道:“孙权处境不同与我,其内有孙坚旧部、伯符嫡系、江东豪族,这几股势力看似一体,实则各怀心思。周瑜能镇住场面,是因孙策余威尚在,且此前战事顺利。”

刘琦作为后世之人,知道江东军制的根本软肋,那就是将领麾下的部曲,名为官兵,实为私产,是每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根本。

每一次交战伤亡,消耗的都是将领们自己的家族底蕴。

而以孙权的军事才能是,是没办法在敌人大军压境前压制不住手下这几股势力的。

而刘琦这番部署,正是要利用这个的弱点。

在夏口跟孙权来一场高密度但低烈度的战争。

通过小股部队绵绵不绝的与孙权対耗,刘琦相信最先承受不住的,一定是那些眼看着自家儿郎每日消耗、心头滴血的将领们。

诸葛亮听完刘琦对江东军内部派系的分析后,微微颔首,显然已完全领会了刘琦的战略意图。

“主公深谋远虑,亮钦佩之至。”

“以此法对敌,正击中江东软肋。其军制之弊,确可为我所用。但主公欲行此长久消耗之策,后勤粮秣乃重中之重。”

诸葛亮略一停顿,继续禀报道:“亮在江北推行屯田,安抚流民,近日已有成效。”

“新垦田亩渐广,收聚粮草日增,流民得以安置,民心渐稳。”

“假以时日,江北根基稳固,粮草转运畅通,必可支撑大军与夏口之敌长期对峙,绝无后顾之忧。”

刘琦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诸葛亮的政务能力刘琦从不怀疑,能在短时间内稳定江北并初见成效,已是难得。

于是刘琦朗声道:“好!有孔明在后方统筹粮草,安抚地方,我便可安心在前线与孙权周旋!”

“三日后,我亲率中军主力奔赴夏口前线。”

闻言,诸葛亮神色郑重,向刘琦拱手道:“主公尽可专心前线军务,廓清寰宇。这后方琐务,维系根本之责,亮虽不才,愿一力担之,必不使主公分心旁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