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页)
第134章
当刘琦看到“小女月英”四个字时,神情不由得一滞,心中顿时掀起波澜。
“黄月英?!”刘琦差点脱口而出。
作为后世来人,刘琦岂能不知,此女本该是。。。。。。刘琦下意识地目光一偏,落在了身旁那位羽扇纶巾、风度翩翩的诸葛亮身上。
一股极其怪诞、荒谬的感觉涌上刘琦心头。
历史的轨迹,竟在此刻又被刘琦以一种他从未预料的方式发生了偏转。
未来的卧龙夫人,此刻竟被其父作为政治筹码,要许配给他刘琦?
刘琦的目光在诸葛亮头上短暂停留,一个极其不合时宜、充满恶趣味的念头冒了出来:孔明啊孔明,你可知你头顶之上,此刻仿佛闪过一抹若有若无的。。。。。。嗯,原谅色?
刘琦这念头一闪而过后迅速收敛心神,将信笺递给诸葛亮与庞统,脸上恢复淡然,只是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古怪笑意:“黄承彦。。。。。。倒是献上了一份出乎意料的‘厚礼’。”
诸葛亮览信,看到联姻之议时,羽扇亦是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诸葛亮虽未如刘琦般知晓“原本”的未来,但黄月英之名,他确从庞德公等长辈处偶有听闻,知其才名。
接着诸葛亮为刘琦分析道:“主公,黄氏举族归顺,献安陆以为根基,此乃大利。”
“而黄公之女,亮亦素闻其贤明聪慧,颇有才识。此姻若成,则黄家尽可安心,其在江夏十余年所积人脉根基,皆可为主公所用,于快速安定江北,有莫大助益。”
“亮以为,此议。。。。。。可准。”诸葛亮语气平稳,听不出半分私人情绪。
庞统在一旁看得分明,他可不知刘琦心中那点“历史梗”,只觉此事妙极,击掌笑道:“妙啊!主公!黄家这是彻底拜服于主公威仪之下,连掌上明珠都心甘情愿献上!”
“主公,此乃王霸之气所向,人心天命所归!纳此淑女,便尽得江夏士民之心,如此一本万利,主公还需犹豫什么?合该当仁不让!”
庞统这话说得豪迈直白,将联姻的政治效益与刘琦的个人魅力都捧到了顶峰。
刘琦听着庞统的话,再看一眼旁边神色如常、仿佛事不关己的诸葛亮,心中那股荒诞的恶趣味几乎要满溢出来。
刘琦忍笑意,清了清嗓子,决断道:“士元所言,话糙理不糙。既然如此,这份‘厚礼’,我便却之不恭了。”
“即刻回信告知黄家,他们的诚意,我收下了。具体事宜,待安陆安定后再议。”
“主公英明!”
刘琦随即下令:“传我命令,明日清晨,全军开赴安陆城外五里处驻扎,不许扰民。另外,派人回信给承彦先生,就说我刘琦以江夏太守之名承诺,必定以诚相待,不辜负黄家归顺的情义。”
-----
次日清晨,安陆城门缓缓开启,城门内外,一片肃穆。
以黄射为首的黄家核心子弟与主要族老,皆身着素服,为表敬意,黄射等人出城五里,静候于官道旁迎接刘琦。
不一会。
远处的地平线上,先是传来低沉而有节奏的马蹄声与脚步声,紧接着,一面“刘”字大纛与“江夏太守”的官旗率先映入眼帘。
旌旗之下,一支军容严整,甲胄鲜明的队伍缓缓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