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页)
第132章
黄射猛地站起,因父仇而赤红的眼中满是执拗。
“他刘琦是带着兵马来夺权的!我若就此服软,天下人岂不笑我黄射无能,笑我黄家可欺?”
“父亲留下的旧部,又会如何看我?这安陆城,绝不能让他轻易进来!”
黄射此时心中已被仇恨与权力被夺的屈辱填满,厉声道:“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他刘琦若敢强来,我便让他见识见识,江夏究竟是谁家天下!”
“胡闹!”一个清矍的声音自门外传来。
黄承彦缓步走入厅内,目光沉静地看着情绪激动的侄子。
“射儿,莫要被仇恨蒙蔽双眼了!”
“叔父?我。。。。。。”黄射眉头紧皱。
“我问你,”黄承彦打断黄射。
“我黄家如今还有什么?你父亲战死,嫡系部曲星散,就凭这一千借来的县兵,你去挡刘琦的万余虎狼之师?还是去碰王朗城外的四千郡兵?硬抗只有死路一条,让旁人捡了便宜!”
黄射面色涨红,争辩道:“可我不争,难道就任由他夺了本应属于我的位置?”
“别人会当我黄家是软柿子!父亲经营十余年的江夏,就这样被一纸调令拿走,恐怕日后阿猫阿狗都敢来踩我黄家一脚!”
“糊涂!”黄承彦历声呵斥道。
黄承彦继续道:“刘琦此来,所谓‘共商保境’不过是借口。”
“其真正目的,乃是借太守名分,拉拢整合江夏各方势力,尤其是你父亲的旧部,以稳固其权位。”
“他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江北,而非一个拼得鱼死网破、让江东坐收渔利的烂摊子。”
“那我黄家就该任人宰割?”黄射不甘道。
“非是任人宰割,而是审时度势,寻一条生路,乃至复兴之路。”
黄承彦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刘琦初来乍到,根基全无,他虽有名分兵马,却无我黄家在此地盘踞十余年所积累的声望、人脉与故吏网络。”
“刘琦需要我黄家在此地的声望和人脉来快速稳定局势,而我黄家亦可借他的权势,保住家族地位,甚至更进一步。”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更进一步?”黄射一怔。
“不错。你可还记得襄阳蔡家?”黄承彦提点道。
“昔日蔡、蒯两氏,便是因率先投靠景升公(刘表),助其稳定荆州,方有今日之显赫。”
“此乃政治投资!我黄家若能效仿,率先归附刘琦,助他整合江北,便是雪中送炭。”
“届时,我黄家不仅可保无恙,更能借此东风,重振声威。”
黄射闻言,神色松动了几分,但仍有疑虑:“即便要投靠,也需‘投名状’吧?”
“毕竟空口白话,如何取信于刘琦?况且,若姿态过低,恐被其看轻,日后也难以抬头。”
“此事我已有计较。”黄承彦捋须,眼中精光一闪,“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