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30章

说着刘琦指尖重重落在“安陆”二字上,声线铿锵:

“此地乃江北心腹,水陆要冲,更是黄家根基所在。”

“我当于此会盟江北诸家,以安陆为核心,整合所有力量,届时对夏口,便有俯冲之势!”

言罢,刘琦看向二人:“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先颔首,羽扇轻晃:“安陆居汉水上游,顺流而下可直逼夏口,地势上占尽先机,确是最佳之选。”

庞统亦应道:“某这便协调军务,清点粮草、整饬兵马,确保主力北移无虞。”

“好!”

刘琦抚掌而笑,声震衙署,“便依此计!传我令,以江夏太守之名,广发请柬,邀江北世家、黄祖旧部,三日后齐聚安陆,共商保境安民大计!沙羡为后援,安陆作核心,咱们先定江北,再困夏口!”

计谋既定,随着刘琦一声令下,整个沙羡内外的数万兵马瞬时被调动起来了。

是日。

一切准备就绪后。

沙羡外号角骤起穿透晨雾,万余甲士披甲执刃的铿锵声此起彼伏,将官们领命奔走,或清点粮草,或整束兵器,不过两个时辰,北上安陆的队伍已列成严整阵形

刘琦立于高台上,只一眼,便见麾下兵马如臂使指,这便是刘琦两三月里,云梦泽涉险,硬撼孙策不退,浴血破敌才攒下这权势,亦是刘琦争霸天下的本钱。

沙羡虽非北上核心,但却是粮道咽喉,刘琦主力赴安陆后,粮草全靠此处转运,断不可失。

且刘琦日若攻夏口,沙羡守军还能从侧翼出兵,与安陆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是以刘琦令襄阳营陈应领五千偏师驻守沙羡,然后再转头对江夏主簿习珍道:“此去安陆我带主力,沙羡政务,粮草督运便交给你了,城防有陈应的五千偏师,你二人一文一武,正好守好这粮道咽喉。”

话落,刘琦话锋一转:“你麾下三千部曲,留一千护城便够,余下两千便随我北上安陆。”

刘琦此举藏着考量,世家部曲久属私门,易攒出小团体隔阂,收归两千部曲归己用,既消弭隐患,也让全军号令统一,无分“私兵”“公兵”。习珍心中自然是明了,坦然领命。

很快刘琦率军北上的队伍,如一条黑色长龙碾过江夏腹地。

马蹄踏碎晨露,甲叶碰撞的脆响在旷野里传得远,沿途斥候快马四散,将“江夏太守邀聚安陆”的消息递向江北每一处有头脸的势力手中。

这动静像一滴重墨滴进清水,波澜以安陆为中心,一圈圈荡向西陵、平春、西阳各处,三四日过去,整个江夏的局势都跟着活了起来,原本沉寂观望的各方势力,终于藏不住各自的心思。

西陵城内,江夏都尉苏飞攥着那张在自己麾下各将校手中辗转一圈的请柬,而帐内烛火已燃到了第三根。

自黄祖战死,苏飞带着两千残部退守西陵,靠着城防勉强稳住阵脚。

这些日子江东军占了夏口却没来犯,帐下将校们早已懈怠,此刻见苏飞眉头紧锁,当即有人上前,声音里满是急虑:

“将军!吾等残兵败将,守西陵已属吃力,何能再赴安陆之会?”

“且吾等在夏口后方,离安陆路远,一旦挪窝,必为江东所盯!”

“先前孙策未攻吾等,不正因吾等藏得深——不扰其粮道,不沾任何边,方成其眼中‘无关紧要之人’。”

“如今若往安陆会盟,便是自显于众,孙策兵马就在夏口,吾等两千人,岂够其塞牙缝?为一会盟而蹈险,值当么?”

苏飞指尖把玩着请柬,未为所动,轻笑一声:“尔等只见表象!孙策不攻,非因吾等本分,而是其眼下紧盯江陵,未将吾等残兵放在眼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