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果然,宫人们一口气将三篇文章唱毕,竟是半个字也不差。

“是谁教你们把这些文章唱出来的?”待宫人们静下,秦湘问她们。

“是连城,她教我们用唱歌的方法记忆节奏,然后背起来就快多了。”人群中传来一声微弱的回应,引得皇后不由得将目光锁定连城。

皇后笑色生起,好奇地问连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连城忙应:“唱歌的节奏,是有利于记忆的,连城只是将这个方法教给了大家。”

皇后点点头,缓缓由凤辇中站起,由秦湘扶持着走下,停在连城身前,略一笑:“小聪明倒是有那么几分。”待转过身来,已是迎向众宫人,扬了声音,“但是——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叫你们背书,并非只是背文唱字,而是要你们懂得文章中的道理。像这样的小把戏,一时记住文字,虽然不难,却离那些圣贤的本意越来越远了!以后,还是要多读多记,知道了吗!”

如此一言,方才还欣喜得意的宫人忙压下了欢喜,闷声应是。

“既是知道短处,便要收敛浮躁之气。”皇后笑了笑,又看着众人吩咐说,“咱们大清笃信佛教,本宫又是最喜读《四十二章经》,从今日起,你们就将它抄录一千份吧!”说罢,敛了笑色,转身上辇,扬长而去。

待皇后凤辇渐行渐远,众宫人似泄了气的皮球,纷纷瘫软在地,唉声叹气埋怨连城连累她们要抄录《四十二章经》一千份。比起背文章,背不好不过是责罚一顿板子,然而抄录佛经一千遍,纵是写断了手也不见得能交差。

连城倒也不急,任她们怨声载道泄了气力,再慢悠悠地说:“看你们给吓的!不就是佛经吗?我全包了!”

宫人们不信,连连摆手,要连城不要信口雌黄,她一人又岂能抄得完。

抄?!

连城笑了笑,眉间添了几分狡黠,她有说抄吗?

“难不成,你会法术?”一个小宫人悻悻地插了句。

连城笑得更盛,法术,她可不会,但她有——印刷术。

白蜡、皮纸、滚子、竹签子、墨、宫纱。

不消半刻,连城便找来这些物件,将它们堆放在桌上。宫人们立时围住连城,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明白连城的法子。

连城倒也不急,慢慢喝水吃了果子,才向大家答疑解惑:“先把皮纸烤热,将白蜡涂抹均匀在上面,等蜡凝固后,这个皮纸就成了一块薄薄的蜡板,然后我们用竹签子在蜡板上写《四十二章经》。竹签子刻下文字的地方,蜡就被划下来了,等刻完一遍之后,我们用宫纱盖住蜡板,用滚子将墨滚上去,就可以在纸上印刷啦!”

这样的法子,若只印个三两份,确实麻烦,但若印个上千份,必定省时省力。且印出来的纸张全是熟宣,宫人们自行制作,印出来的字体也会各有各样,掺杂在一处,若不仔细瞧,也看不出端倪。

宫人们一开始还不放心,待照着连城的法子制作了几份后,越发得心应手,速度便越来越快,才一个白天便“抄”出了一千份佛经。

至夜,忙了整日的宫人们竟是兴奋得睡不着,卧房里大家个个把连城围住,夸赞她是难不倒的连城。连城自小在民间就喜欢热闹,遇到这般场面,便更是激动,索性拉着宫人们讲述自己在宫外遇到的比这抄佛经还神气的事。

夜已极深,众人嬉笑间,隐约听得隔壁传来阵阵咳嗽声。

连城正说得兴起,闻听这声音,不免静下,四下问人是谁在咳嗽。

大家纷纷低下头,静了声音,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回应:“是秦湘姑姑。”

连城听罢,由床上跳起来,披了长衣便要推门而出,却被其他宫人拦住,劝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城仍是坚持,她一人披衣离开房屋,提着手中的羊角灯转至秦湘的屋门口,敲了门,唤了几声“秦湘姑姑”,却迟迟未听见人声回应,只是卧房传来的咳嗽声更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