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30240(第3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长缨的姗姗来迟,让班子里的人有些奇怪,“怎么还没过来?”

有人过去看怎么回事,回来后有些无奈,“还在打电话。”

话音刚落下,长缨过了来。

“不好意思各位,刚才下面打电话过来跟我商量明年耕种的事情,耽误了。”

欧阳兰反应快,“怎么找你商量?难不成想要种甘蔗?”

他这话带着几分玩笑意思在里面。

耕种这事是粮食局和农林局来管啊,怎么还就直接打电话到长缨这里。

除了甘蔗,欧阳兰还真想不出第二个答案。

长缨闻言莞尔,“差不多吧。”

这话让欧阳兰乐呵了,“这是瞧着你那些大农场赚了钱,都眼馋了。”

过来开会的其他几个局的局长闻言也有些惊诧,倒是听说了这回事,说是一亩地里的甘蔗好几千斤,而且一亩地还能捎带着喂养好几头羊、供应几个沼气池。

这个数字让人想起来,当初全国放卫星的日子。

有了前车之鉴,他们还真不敢相信。

不过瞧着市委班子里其他人都在讨论这事,几个局长觉得这可能是真的。

“这么一跟风,合适吗?”欧阳兰其实还有顾虑,长缨种甘蔗成功自然是好事,这么一来市里的糖厂顺利运营。

可要整个金城市都跟着种甘蔗,这会不会影响不好?

都不种粮食了,大家吃什么?

“所以说不全是种甘蔗的事情,咱们的学习班倒是挺有效的。”

欧阳兰听到这话明白过来,“年轻人脑子灵活举一反三,看来还真得让他们参与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240章入常

学习班是老少配,年轻的干部多,其实说干部也不合适,就是以公社为单位推选的过来的学习的,有的是的确是公社里的干部,还有的则是普通村民。

不管怎么样,学习班的最终目的让让更多的人明白“与时俱进搞发展”这个道理,而现在总算有村民明白了。

这就不枉费辛苦组织一场。

长缨闲聊了两句,跟几个局的局长打了招呼,说起正事,“新的预案做出来了没?我到也不是说让咱们完全按照预案来走,那就是照本宣科没意思,不过预案多少给了个方向,对吧?”

她说对吧,谁敢说不是呢?

长缨让人把几个局的新预案传阅给大家看。

上次开会是长缨一对四,她可谓舌战群儒把原本的预案批评的一无是处。

这次人多了,欧阳兰、顾耀明、秦长生几个人都在。

市里的主要领导都在,几个局长心生忐忑,他们这关不好过啊。

顾耀明其实对搞经济这事并不算多熟悉,术业有专攻,他毕竟是做政法工作这一块的,在工作上和欧阳兰更有共同语言。

不过既然过来了,他也很认真的研读这些预案,提出了一些小看法,“商业局这边的新年预案似乎没有跟重工和轻工局那边沟通?交通局不打算修葺下咱们的火车站还有市里的道路吗?长缨同志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她是有基层经验的人,这话也十分在理,你们要听进去才是。”

至于建材和公用局,顾耀明夸赞了两句,但还是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商量着来。”

不止是一个局里要共同磋商新一年的工作,还有跟其他部门互通有无。

不然这工作对接不上,怎么办?

欧阳兰其实也不是很懂经济类的事情,“耀明同志说得对,你们这光顾着自家的算怎么回事?”

几个人接连批评,四个局长有点撑不住了。

就怕大领导再来一句,他们怕不是要从椅子上滑落到会议桌下面去。

长缨瞧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几个人,“比上次进步了许多,不过耀明和欧阳他们说的在理,你们只顾着自己那一摊子,也要考虑下其他部门的工作,互通消息才能心往一处使,避免浪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