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25页)
乔军辉说道:“千层底的鞋子很是费时间,要是人来做,一天能做一两双就不错了,这样挺划不来的。”
“是,效率低,所以我想可以结合着夏季的塑料拖鞋来做,用塑料拖鞋的底再加上咱们自己做的鞋面,这样一来就做成了棉拖鞋,冬天里穿着很是实用,而且塑料底也不怕水。”
“你这想法蛮不错的。”程主任再度肯定,“大胆去做,真要是能够做出来,那也是好事一件,说不定回头还可以发展成为咱们市里的一个大工厂呢。”
现在搞发展不容易,国内出口的东西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能搞一些外国都没有的东西,那赚钱效应应该高出不少。
长缨笑了起来,“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先尝试着搞这么一条生产线,现在市面上的塑料拖鞋底太硬,还需要再改进,我们夜校的几个专家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一直都在搞这个。”
程主任好奇地问了句,“你这专家教授哪里请来的?”
主管教育的吴副市长开口,“是这样的程主任,之前咱们市里头提倡让县里办夜校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沂县请了几个在干校劳动的老同志,这不后来干校的老师回城嘛,沂县的这几位老同志也都收到了通知,对了他们怎么没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长缨:当然是因为我啦,啦啦啦
第100章脸面
吴副市长的疑问最终由乔军辉解答,“长缨虽然年轻,不过为人处世很值得我们学习呀,人格魅力都征服了这群知识分子。听说他们是为了你才留下来的。”
这么个夸赞长缨可不敢当,“没有,就是想着善始善终,也不枉费来老区这么一趟嘛。”
程主任不像长缨,他做事没那么大刀阔斧,虽然是市里的一把手却有些拘谨,做事中规中矩。
有些事情他压根没过问,由着几位副手来处理,如今听到吴副市长提起来这才反应过来,“那这是好事,既然这样的话,也不能亏待了人。”
长缨点头,“这点我跟县里的教育局那边商量了下,打算按照他们的岗位工资给与补贴,虽说都是共和国的公民,这些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咱们小县城能留下这样有专业技能的老同志也不容易,不能太小气。”
“这事办得好,等回头你这棉拖鞋厂真的建立起来,咱们到时候可以全市提倡一下,积极的引进专家教授,帮助咱们来发展嘛。”吴副市长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已经把这件事想了许多。
会议的议题再度跑偏,做会议记录的陈秘书低着头,嘴角露出几分笑。
领导可真是把这群领导们拿捏的死死的,这一个惊雷,真是出乎预料的好使。
原本关于纺织厂的总结批评会议改弦易辙,话题按照长缨预期的方向发展,被批评对象傅长缨平安过关,只是会议结束后被程主任拉着去办公室又聊了几句。
出来时就看到陈秘书站在市革委会办公楼前,低头在那等她。
“走吧。”长缨话音落下越过陈秘书时停下脚步,一把抓起陈秘书的胳膊,“你脸怎么了?”
“没事,来到市区不适应,被蚊子咬了一口。”
什么蚊子那么毒,能咬出巴掌印?
长缨当即明白过来,折身往身后的办公大楼去。
陈秘书连忙追上,抓住了她的胳膊,“我没事。”
就是挨了一巴掌而已,可长缨去了,正好落入到乔军辉的算计之中。
不值当的。
乔军辉一向不喜欢长缨,陈秘书早就知道这事。可他又不得不用长缨,因为长缨能帮他脸上添光彩。
上次夏粮征收的事情,原本乔军辉是乐见其成的,可转脸火就烧到了他身上,谁让他过去几年主持沂县的地方政务呢。长缨做了检讨,乔军辉也在市里的会议上自我批评,到最后是程主任黄雀在后安排了几个人。
这次纺织厂的事情长缨又“背刺”老领导,甚至和程主任攀上关系,乔军辉不生气才怪。
不过是打他一巴掌而已,不算什么事。
可长缨过去,事情可能闹大。
闹大对长缨没好处。
“他不敢拿我怎么样。”长缨掰开了秘书的手,“如果我连自己人都护不住,还敢指望谁帮我做事?在这等我。”
陈秘书听到这话一时怔怔,回过神来他看着往办公楼去的人,抬头望去看到三楼的那间办公室窗户边站着的人。
他仿佛看到曾经的领导嘴角挂着嘲弄,不知道是嗤笑自己还是在嘲笑长缨的自不量力。
陈秘书垂下头,脸上的巴掌印传来火辣辣的痛意,紧握成拳的手背暴露着青筋。
窗户边的人听到敲门声时,这才不紧不慢的转过身来,好整以暇的坐下,开口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