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跑道 时间与财务自由(第4页)
你手头的现金有可能成为资产,但它能给他人提供价值吗?实际上是不能的。当你购物的时候才能,但是这时你又是在损失现金。所以你手里的钱和买东西的钱都不是资产。
只有一种情况能够使你手头的现金变成资产,那就是把它借给别人,并且对方用你的钱去创造资产。比如你把钱存到银行,其实就是把你的钱借给了银行,银行再把钱借给企业,企业去创造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出了资产。如果获得了收益,企业把本金和利息还给银行,这就是银行的收益。银行再把利息给你,这就是你的收益,也就是你的现金流。除了存款之外,基金、股票之类的金融产品都存在变成资产的可能性,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极其脆弱的。
因为你是把你自己的钱借给别人,别人获得了收益,但绝对不可能把收益的大部分给你,给你的其实是收益的很小比例。比如,你存钱到银行年利率可能只有3%,但银行把这笔钱借给企业的回报率可能高达5%。这说的还是赚钱的情况,如果对方亏损了,你肯定也是跟着亏的。也就是说把现金借给别人作为资产,对方吃肉,你最多喝汤;对方赔本,你肯定倒霉。
可能最迷人的谎言就是“钱生钱”。这类谎言的载体通常是书籍和网络上的课程,以财务自由当诱饵骗人花钱购买,却起不到作用。
他们首先告诉你要节流,不要乱花钱,要省钱,省下来的钱先存起来,当作基础,存下来的钱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考虑买一些风险低的货币基金,这是你步入理财投资的第一步。
到此为止,你会觉得骗子说得还挺靠谱的,也很具体可操作。接下来你就会开始觉得虚无缥缈,但你不会怀疑骗子说的,而是会怀疑自己的智商,哦,不对,骗子们管这个叫财商。
接着,骗子会告诉你继续工作赚钱、继续存钱、继续买入,并且继续学习金融和理财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买一些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型基金甚至股票、期货等。这时候你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定投,让本金和利息都滚起来,利滚利,形成所谓的复利,然后你现在的几万块钱,十年后就变成几个亿了,你就功成名就了,可以衣锦还乡了,到时候再买房子置地,你就是大富翁了。
听着多美好啊,钱生钱!这个过程你基本不用付出任何辛苦劳动。
所有的金融产品都需要本金,当你本金足够多,比如有前面说的600万,你什么财务知识都不需要有,买个货币基金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但多数人手里的现金60万元都不到,却在那里做着成为股神翻一番,翻十番的美梦,真的是掉钱眼儿里了,所以多数人的根本问题是本金不够,而不是缺乏什么财商。要知道,理财没错,与致富无关;投资没错,但别把投机当成投资。
房子,半辈子
你住的房子是资产吗?不是,因为它不能给其他人价值;把房子卖出去的话是资产吗?不是,因为它带来的是一笔现金而不是现金流,所以只有出租的房子才符合资产的定义,并且只有当有房客住在里面持续交着租金才行。
房子这种资产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要拥有它,付出的钱是极其多的。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看,这种付出是收不回本儿的。也能简单做个计算,比如你花600万元买一套房子,以每月1万元的租金出租,就意味着你必须把你的房子出租出去600个月(相当于连续出租五十年)才能刚刚收回成本,所以这显然是极其不划算的,但确实是目前很多地方的常态。
你手头要是真有600万元,按照之前的计算,放银行就行了,何必买房子?
很多人都会被“投资房产”的说法忽悠。你要是现在没房子,我建议你千万不要买,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绝对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我就没房子,到现在我也是租房子住);我觉得,你要是已经有一套房子,赶紧结束当房奴还房贷的生活吧,还贷款让你做什么决定都畏手畏脚,让你更加不敢离开你所在的公司;你要是除了自住的房子,手里还有额外的房产,那其实你不需要我教你什么,出租也好,倒买倒卖也好,都不是难事。
关于房产,我不想过多地探讨,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我呢,是希望更快地告诉你我推荐给你的实现财务自由的靠谱路径。
4。轻创业四种躺着挣钱的模式
创而不重
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自己走出来的道路,也是我推荐给你靠谱的实现财务自由和幸福生活的通路。
创造产品和服务,就是在创造能够向社会释放价值的事物,也就是资产,通过它获得现金流,实现被动收入。创造它的过程,通常被称作创业,而我,推荐你“轻”创业。
前面提到了开店做买卖是我不推荐的,因为它算经商,不算创业,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只是在让别人的价值流动,而你在其中只能扮演流动的一个环节,因此很难实现被动收入。比如,你开网店卖衣服,创造衣服这种商品的是厂家,不是你,你只是衣服从厂家到消费者的管道,这时,你所做的事情几乎是零创造,你也只能挣点其中的辛苦钱,并且很难形成被动收入,你不干活,你就挣不到钱。但是,如果是你精挑细选的衣服,而且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搭配,甚至还可以为消费者的各种工作、生活、社交场景量身定制这种搭配,这时,虽然衣服不是你生产的,但是,你创造了衣服的使用方式,提供了定制服务,这样就实现了增值。
所以创业是去提供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产品或服务,这其中,必然要包含你的创造,烙上属于你的印记。比如,在我开始写第一本《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时,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时间管理类书籍了,但我的理念和方法以其顺应人性和接地气可操作为特点,还是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这就说明在这两个方面,过往的书籍往往关注不足,而我的书可以更好地帮到读者。
当人们提到创业还会想到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故事。认为创业就是找风口、实现点子、拉团队、找投资、做产品、冲数据、再融资,扩大规模……然后到美国上市去,这种,被我称为“重”创业。并不是它有什么不好,你要是已经能做到这些那再好不过,直接就财务任性了。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重”创业有更高的门槛,会让多数人无从下手,不如务实地先以财务自由这个基础目标开始,再谈其他宏图大业。
“轻”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1。投入小。除了你的时间和智慧之外,基本不需要其他大的投入。如果你是跑去开个咖啡厅,房租、装修、设备、原料……还没有收入呢,几十万元可能就扔进去了,一开张你就天天得琢磨怎么保本。
2。灵活:你不需要非得辞职创业,很多事情今晚就能开始着手做,效果不理想可以立刻换方向、改策略,需要更多投入时再投入。
3。负担少:释放你自己的价值,不必非得有雇员,也不必囤积一批货,你的主要任务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个体,让你的价值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公司手续、财务、人事等诸多和创造价值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都不需要你花费气力去思考。
我不是自由职业者
要注意,我说的“轻”创业,绝不是所谓副业赚钱、兼职之类的,也不是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者被羡慕的地方是表面上的自由,但是多数自由职业者其实财务和时间都不自由,其中有相当多的还不如上班族。
自由职业也是职业,自由职业者的收入来源仍然是组织,只不过不是一个组织,也不是长期雇佣关系。也就是说,自由职业者依然是依赖于组织的,必须听命于所服务的组织。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小伙,是靠给企业写稿子维生的,一篇稿子,企业往往提出各种要求,需要反复修改,花上一周的时间才能最终交稿,而且修改过程中小伙必须要态度特别特别好,企业稍有不满意就会换人来写,他的这个饭碗就保不住。可以自由,可以选择不工作,但不工作就没钱。想要钱,那就要乖乖工作。由于无法产生资产,收入又不稳定,很多自由职业者最后被迫放弃自由,选择回到企业拿工资。
老师是自由职业中的特例,有两种不同的培训老师:
第一种,拿我的一位以企业培训为主的老师朋友为例,非常拼命,一年有200天在上课,剩下的时间是在上课的路上,按照一天挣5000元计算,一年可以挣100万元,属于挣钱效率高,但非常辛苦,也没有多少自由时间的那种。
第二种,就是我这样的懒人,不爱到处跑。旅途奔波,会影响我的生活规律;我也不爱干重复的事情,一堂课讲一遍没问题,讲十遍自己早烦了;我做的工作是在创造资产,当我写完一本书,就可以躺着等这本书卖的钱流到我的钱包里,收入可能会少,但不需要我做什么,且源源不断,我就这么一个资产一个资产地创造,累积起来,现金流就会越来越多,也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所以“轻”创业的关键点是“躺着”,我为你总结了四种典型的躺着挣钱的“轻”创业模式,供你参考。当然,这四种不是绝对的,你完全可能找到属于你的第五种、第六种以及更多的方式。
内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