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三 香绪余(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8]药:这里原书用的是简体“药”字,与通常繁体的“藥”字不同。这个药在古代有特指,一种理解为白芷,《广韵》:“药,白芷也。”

[39]虈:音xiāo,也是指白芷。《说文》:“楚谓之蓠。晋谓之。齐谓之茝。”

[40]荃:可能即是“荪”,古代荃、荪互用或并用称“荃荪”,指的也是菖蒲。

[41]茳蓠:亦作“江蓠”,指蘼芜,参见前“蘼芜”条,《说文》:“江蓠:蘼芜。”《证类本草·卷七·蘼芜》:“一名薇芜,一名茳蓠,芎藭苗也。”

[42]藒车:有学者考证应指苍术,参见前“藒车香”条。

[43]蒥荑:亦作“留夷”,古时有学者认为指芍药。《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王逸注:“留夷,香草也。”游国恩纂义:“留夷即芍药……王引之所説甚详,可据。”

[44]关于上古“兰”之所指,请参考前面相关各条尤其是都梁香部分的注释,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不是“泽兰为正”所能涵盖。

[45]幽兰:这里指兰花。

[46]刈:音yì,割草。

[47]栏槛:栏杆。

[48]《通志·草木略》:见前“《通志》”条。

[49]《名医别录》: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对《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三百六十五种新药物,原书早佚。梁代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辑入,故得以保存。

[50]《神农本经》:指《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51]煎泽兰:指佩兰(兰草、大泽兰),见前“都梁香”部分的讨论。《本草经集注》:“今东间有煎泽草名兰香。”

[52]土续断:指建兰根。兰科兰属植物建兰[亦称兰花Cymbidiumensifolium(L。)Sw。]的根。

[53]在明代,已有很多人误以为上古的“兰”指的是兰花而加以赋咏,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54]莞:一般认为是莎草科藨草属植物水葱(Scirpustaberani)一名“小蒲”。可用来织席。

[55]苻蓠:即是莞,可用来织席。《尔雅·释草》:“莞,苻蘺,其上蒚。”郭璞注:“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臺首也。今江东谓之苻蘺。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但在古代也有和前面的蓠、茳蓠混用,以为是白芷。使得作者误会莞、苻蘺都是白芷。

[56]虎兰、龙枣都是泽兰别名。《神农本草经·中经泽兰》:“一名虎兰,一名龙枣。生大泽傍。”

[57]曰虎蒲,曰水香,曰都梁香:这段文字见于《陈氏香谱》,这些别称也见于宋代其他文献如《证类本草》、《普济方》等。

[58]茈胡: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一般以为与柴胡是一物,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经学者考证,早期所谓茈胡,可能是今日前胡属植物白花前胡(PeuumpraeruptorumDunn)。柴胡今日以柴胡(BupleurumseDC)和狭叶柴胡(B。serifoliumWilld。)入药,但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指也不相同。也可能是竹叶柴胡(B。marginatumWall。exDC。)银州柴胡(Bupleurumyinse)、石竹科银柴胡(StellariadiaL。var。laaBge)等。明代以后以狭叶柴胡和石竹科银柴胡为主流。

[59]银夏:指银州、夏州。银州,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所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党岔镇,辖境相当今陕西横山、米脂、佳县以北地。夏州,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升统万镇置,治所在化政郡岩绿县(唐改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辖境相当今陕西靖边县北红柳河流域和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宋代银州、夏州都在西夏统治范围内,后来也有部分地区被收复。

[60]青鸾: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61]此句出《陈氏香谱》。

[62]朱文公:即朱熹,参见“《言行录》”条注释。

[63]最后一句是《陈氏香谱》中陈敬的感慨。这里可以看出,宋代已经有以兰花为“兰”的理解,陈敬认为这并非是“可刈而为佩”的上古之兰。

[64]捃拾:拾取,收集。

[65]该备:全备;完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