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猎香新谱(第4页)
[127]白藓皮:芸香科白藓属植物白藓[DiusalbusL。ssp。dasycarpus(Turt。]的根皮。
[128]木通: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trioliata(Thunb。)Koidz。ar。australis(Diels)Rehd。]的干燥藤茎。
[129]洗面汤:洗脸的热水。
头油香(内府秘传第一妙方)
新菜油【菜油:指菜籽油,唐宋以来常见的食用油类。】十斤苏合油三两(众香浸七日后入之)黄檀香五两(槌碎)广排草五两(去土细切)甘松二两(去土切碎)茅山草【茅山草:他处未见此味本草,此处恐有脱字。茅山草药甚多,不合称“茅山草”,或为“山茅草”即禾本科香茅属植物芸香草[distaeud。)W。Wats]之误。】二两(碎)三柰一两(细切)辽细辛一两(碎)广零陵三两(碎)紫草三两(碎)白芷二两(碎)干木香花一两(紫心白蒂)干桂花一两
将前各味制净,合一处听用。屋上瓦花【瓦花:即瓦松,见前“瓦松”条注释。】去泥根净四斤,老生姜刮去皮二斤,将花姜二味入油煎数十沸,碧绿色为度,滤去花姜渣,熟油入坛冷定,纳前香料封固好,日晒夜露【日晒夜露:在古人看来,此做法可以达到“采阳采阴”的效果。】四十九日开用,坛用铅锡妙。
又方
茶子油【茶子油:又称茶油、楂油、梣树子油,为山茶科油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的脂肪油。可食用和药用。】六斤丁香三两(为末)檀香二两(为末)锦纹大黄一两辟尘茄三两辽细辛一两辛夷一两广排草二两
将油隔水微火煮一炷香取起,待冷入香料。丁、檀、辟尘茄为末,用纱袋盛之,余切片入,封固,再晒一月用。
[130]菜油:指菜籽油,唐宋以来常见的食用油类。
[131]茅山草:他处未见此味本草,此处恐有脱字。茅山草药甚多,不合称“茅山草”,或为“山茅草”即禾本科香茅属植物芸香草[distaeud。)>
[132]瓦花:即瓦松,见前“瓦松”条注释。
[133]日晒夜露:在古人看来,此做法可以达到“采阳采阴”的效果。
[134]茶子油:又称茶油、楂油、梣树子油,为山茶科油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的脂肪油。可食用和药用。
两朝【两朝:此处指嘉靖和万历两朝。】取龙涎香
嘉靖三十四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见“嘉靖”条。】三月司礼监【司礼监: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掌理宫中礼仪之事。】传谕户部取龙涎香百斤,檄【檄:这里指征召的文书。】下诸藩,悬价每斤偿一千二百两。往香山澚【香山澚:又称香山澳,广东珠海市西南海澳、今澳门一带。明中叶以后为海商会聚之所。】访买,仅得十一两以归,内验不同,姑存之,亟取真者。广州狱夷囚马那别的【夷囚马那别的:外国囚犯名为“马那别的”。】贮有一两三钱上之,黑褐色。密地都密地山【三本作“密也都密地山”,依万历《广东通志》应作“密地都密地山”,密地山为山名,密地都为地名,因为仅见于此条史料(万历《广东通志》、《东西洋考》、《名山藏》、《本草纲目》所引为同一条史料),具体所指不详。】夷人上六两,褐白色。问状,云:“褐黑色者采在水,褐白色者采在山,皆真不赝。”而密地山商周鸣和等再上,通前十七两二钱五分,驰进内辩。万历二十一年【万历二十一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1573—1620)。万历二十一年为1593年。】十二月,太监孙顺【孙顺:神宗时为内承运库管库太监,内承运库掌宫内珠宝等宝货的收藏管理。】为备东宫【东宫:指太子。】出讲,题买五斤,司劄【劄:一种公文,这里指下令蒋俊去买香。】验香把总蒋俊访买。二十四年正月进四十六两再取,于二十六年十二月买进四十八两五钱一分,二十八年八月买进九十七两六钱二分。自嘉靖至今,夷舶闻上供,稍稍以龙涎来市,始定买解【解:运送。】事例,每两价百金,然得此甚难。(《广东通志》【《广东通志》:从年代看,此处概指明万历版《广东通志》,由郭裴、王学曾、袁昌祚等人负责,1602年完成。】)
[135]两朝:此处指嘉靖和万历两朝。
[136]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见“嘉靖”条。
[137]司礼监: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掌理宫中礼仪之事。
[138]檄:这里指征召的文书。
[139]香山澚:又称香山澳,广东珠海市西南海澳、今澳门一带。明中叶以后为海商会聚之所。
[140]夷囚马那别的:外国囚犯名为“马那别的”。
[141]三本作“密也都密地山”,依万历《广东通志》应作“密地都密地山”,密地山为山名,密地都为地名,因为仅见于此条史料(万历《广东通志》、《东西洋考》、《名山藏》、《本草纲目》所引为同一条史料),具体所指不详。
[142]万历二十一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1573—1620)。万历二十一年为1593年。
[143]孙顺:神宗时为内承运库管库太监,内承运库掌宫内珠宝等宝货的收藏管理。
[144]东宫:指太子。
[145]劄:一种公文,这里指下令蒋俊去买香。
[146]解:运送。
[147]《广东通志》:从年代看,此处概指明万历版《广东通志》,由郭裴、王学曾、袁昌祚等人负责,1602年完成。
龙涎香(补遗)
海旁有花,若木芙蓉【木芙蓉:一般指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花,落海,大鱼吞之腹中。先食龙涎花咽入,久即胀闷,昂头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惟粪者【粪者:排泄出来的。】不佳。若散碎,皆取自沙渗,力薄。欲辨真伪,投没水中,须臾突起,直浮水面。或取一钱口含之,微有腥气,经一宿细沫已咽,余结胶舌上,取出就淖【淖:nào,湿润。】称之,亦重一钱。将淖者又干之,其重如故。虽极干枯,用银簪烧热钻入枯中,抽簪出,其涎引丝不绝,验此不分褐白褐黑皆真。(《东西洋考》【《东西洋考》:记载明代中后期中西海上交通的著作,明·张燮(1574—1640)撰,十二卷。张燮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东西洋考》,所谓东西洋实际上皆属东南亚,东洋系指南海东部及附近诸岛,反之则称西洋。】)
[148]木芙蓉:一般指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
[149]粪者:排泄出来的。
[150]淖:nào,湿润。
[151]《东西洋考》:记载明代中后期中西海上交通的著作,明·张燮(1574—1640)撰,十二卷。张燮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东西洋考》,所谓东西洋实际上皆属东南亚,东洋系指南海东部及附近诸岛,反之则称西洋。
丁香(补遗)
丁香东洋仅产于美洛居【美洛居: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MalukuIslands),以盛产丁香、肉豆蔻、胡椒等香料著名,故亦称香料群岛。】。夷人用以辟邪,曰:“多置此则国有王气”,故二夷之所必争【二夷之所必争:“二夷”指佛郎机(葡萄牙)和红夷(荷兰),葡萄牙人先发现的马鲁古群岛,和当地人发生冲突并掌控资源,随后荷兰人进入,之间发生激烈争夺,最后荷兰人获胜。】。(同上)
又
丁香生深山中,树极辛烈,不可近。熟则自堕,雨后洪潦【洪潦:多雨后的大水。】漂山,香乃涌溪涧而出,捞拾数日不尽,宋时充贡。(同上)
[152]美洛居: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MalukuIslands),以盛产丁香、肉豆蔻、胡椒等香料著名,故亦称香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