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四 墨娥小录香谱(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将香剉如麻粒【麻粒:麻粒在古代可以指芝麻粒,也可以指出天花后留下的疤斑。这里应该是前者。】,慢火炒令烟出,候紫色,去尽腥气,即止。

又法劈片用酒慢火煮,略炒。

又法制降檀【降檀:这里指降真和檀香。】须用腊茶同浸,滤出微炒。

[14]麻粒:麻粒在古代可以指芝麻粒,也可以指出天花后留下的疤斑。这里应该是前者。

[15]降檀:这里指降真和檀香。

制茅香【制茅香:此条出《陈氏香谱》,前已记录。《墨娥小录》引用此条,也被作者收录。】

择好者剉碎,用酒蜜水【酒蜜水:酒和蜜水混合物。】洒润一宿,炒令黄色为度。

[16]制茅香:此条出《陈氏香谱》,前已记录。《墨娥小录》引用此条,也被作者收录。

[17]酒蜜水:酒和蜜水混合物。

香篆盘

春秋中昼夜各五十刻,篆盘径二寸八分,蟠屈【蟠屈:盘曲(指香的总长度)。】共长二尺五寸五分,不可多余,但以此为则。或欲增减,量昼夜刻数为之。

[18]蟠屈:盘曲(指香的总长度)。

取百花香水

采百花头【花头:花朵。】满甑装之,上以盆合盖,周回络以竹筒半破,就取蒸下倒流香水贮用,谓之花香。【这里是取花类的蒸馏纯露。做法是用甑来蒸花朵。蒸馏出的花露顺着盆沿下流,再通过四周剖开的竹筒收集。】此乃广南真法【广南真法:从此处看,此法应自海上传来,可能来自于阿拉伯地区。花露之类早就传入中国,但制法何时传入还不清楚。宋代《铁围山丛谈》有关于制法的简略记述,但似乎当时所用仍以海外传入为主。从此处的记述看,元明时代,此类简易制法在国内已较为普及了。】,极妙。

[19]花头:花朵。

[20]这里是取花类的蒸馏纯露。做法是用甑来蒸花朵。蒸馏出的花露顺着盆沿下流,再通过四周剖开的竹筒收集。

[21]广南真法:从此处看,此法应自海上传来,可能来自于阿拉伯地区。花露之类早就传入中国,但制法何时传入还不清楚。宋代《铁围山丛谈》有关于制法的简略记述,但似乎当时所用仍以海外传入为主。从此处的记述看,元明时代,此类简易制法在国内已较为普及了。

蔷薇香

茅香一两零陵一两白芷半两细辛半两丁皮一两微炒白檀半两茴香一钱

右七味为末,可佩可烧。

琼心香

白檀三两【三两:无碍庵本作“二两”。】梅脑【梅脑:指梅花脑,见前“梅花脑子”条。】一钱

右为末,面糊作饼子焚之。【《墨娥小录》作“面糊脱饼子”。】

[22]三两:无碍庵本作“二两”。

[23]梅脑:指梅花脑,见前“梅花脑子”条。

[24]《墨娥小录》作“面糊脱饼子”。

香煤一字金

羊胫骨炭、杉木炭各半两韶粉五钱半

右和匀,每用一小匙烧过如金【烧过如金:因加入韶粉,烧过有类似金属光泽。】。

[25]烧过如金:因加入韶粉,烧过有类似金属光泽。

香饼

纸钱灰【纸钱灰:纸钱烧的灰。】石灰杉树皮毛烧灰

右为末,米饮和成饼子。

羊胫骨【羊胫骨:指羊胫炭。见前“羊胫炭”条注释。】一斤红花滓【红花滓:三本皆作“红花泽”,未见香材名红花泽,概为“红花滓”之误。见前“红花滓”条。聚好堂《墨娥小录》此条作“黄丹,定粉各二两”。红花滓、黄丹相去甚远,应该不是抄写失误,可能版本不同,此处保留红花滓。】、定粉各二两

右为末,以糊和作饼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