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熏佩(第3页)
[38]茴香:《陈氏香谱》后有“微炒”二字。
[39]丁香:《陈氏香谱》作“丁香一分”。
[40]入龙脑少许:《陈氏香谱》作“入脑、麝少许”。
梅萼衣香(补)
丁香二钱零陵香一钱檀香一钱舶上茴香五分(微炒)【微炒:《陈氏香谱》无“微炒”二字。】木香五分【依《陈氏香谱》此方中“五分”为半钱。】甘松一钱半白芷一钱半脑、麝各少许
右同剉,候梅花盛开时,晴明无风雨,于黄昏前择未开含蕊者,以红线系定,至清晨日未出时,连梅蒂摘下,将前药同拌阴干,以纸裹【纸裹:《陈氏香谱》作“纸衣”。】贮纱囊佩之,旖旎可爱。
[41]微炒:《陈氏香谱》无“微炒”二字。
[42]依《陈氏香谱》此方中“五分”为半钱。
[43]纸裹:《陈氏香谱》作“纸衣”。
莲蕊【莲蕊:睡莲科植物莲(荷花,Nelumbaertn。)的雄蕊,夏季花盛开时,采取雄蕊,阴干。】衣香
莲蕊一钱(干研)零陵香半两甘松四钱藿香三钱檀香三钱丁香三钱茴香二分(微炒)【二分(微炒):《陈氏香谱》作“一分”,后无“微炒”。】白梅肉三分【三分:《陈氏香谱》作“一分”。】龙脑少许
右为细末【右为细末:《陈氏香谱》作“右为末”。】,入龙脑研匀,薄纸贴,纱囊贮之。
[44]莲蕊:睡莲科植物莲(荷花,Nelumbaertn。)的雄蕊,夏季花盛开时,采取雄蕊,阴干。
[45]二分(微炒):《陈氏香谱》作“一分”,后无“微炒”。
[46]三分:《陈氏香谱》作“一分”。
[47]右为细末:《陈氏香谱》作“右为末”。
浓梅衣香
藿香叶二钱早春芽茶【芽茶:《陈氏香谱》作“茶芽”。此处为单采芽头所制之茶。】二钱丁香十枚茴香半字甘松三钱白芷三钱零陵香三钱【甘松三钱白芷三钱零陵香三钱:三本《香乘》甘松、白芷、零陵香三味作“三分”,《陈氏香谱》此三味皆作“三钱”。以前面香材之用量,此三味以三钱为合理,三本《香乘》作三分,似失之过少。若为二钱半之“分”,似乎又偏多。】
同剉,贮绢袋佩之。
[48]芽茶:《陈氏香谱》作“茶芽”。此处为单采芽头所制之茶。
[49]甘松三钱白芷三钱零陵香三钱:三本《香乘》甘松、白芷、零陵香三味作“三分”,《陈氏香谱》此三味皆作“三钱”。以前面香材之用量,此三味以三钱为合理,三本《香乘》作三分,似失之过少。若为二钱半之“分”,似乎又偏多。
裛衣香【裛衣香:裛衣即以香熏衣。】(武)
丁香十两(另研)郁金【郁金:此处从用量来看,指的是姜科植物郁金,参见前郁金相关解释。后面类似香方中类似用量的郁金应该也是指姜科植物郁金。】十两零陵香六两藿香四两白芷四两苏合油【苏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香”。】三两甘松三两杜蘅三两麝香少许
右为末,袋盛佩之。
[50]裛衣香:裛衣即以香熏衣。
[51]郁金:此处从用量来看,指的是姜科植物郁金,参见前郁金相关解释。后面类似香方中类似用量的郁金应该也是指姜科植物郁金。
[52]苏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香”。
裛衣香(《琐碎录》)
零陵香一斤丁香半斤苏合油【苏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香”。香方中说苏合油可指固体苏合香,也可以指**苏合香,需根据情况来看,不一一注明。】半斤甘松三两郁金二两龙脑二两麝香半两
右并须精好者,若一味恶即损诸香。同捣如麻豆大小,以夹绢袋【夹绢袋:指双层的绢袋,内外层用的绢可能不一样,有一定透气性,古代常用于放置药品及香,或盛放药品在锅中煮制,类似今日茶包袋、过滤袋之类的功用。】贮之。
[53]苏合油:《陈氏香谱》作“苏合香”。香方中说苏合油可指固体苏合香,也可以指**苏合香,需根据情况来看,不一一注明。
[54]夹绢袋:指双层的绢袋,内外层用的绢可能不一样,有一定透气性,古代常用于放置药品及香,或盛放药品在锅中煮制,类似今日茶包袋、过滤袋之类的功用。
贵人【贵人:这里是内命妇之称。东汉光武帝始置,为皇帝之妾,位次皇后。唐宋时虽不设贵人,但也可习旧称。这里从所用香材来看,可能为汉代香方。】浥【浥:沾湿、润湿。《陈氏香谱》作“绝”,指佩戴可以避免出汗。单独看,两种都能说通。从下文“辟绝汗气”来看,“绝”更合理。】汗香(武)
丁香一两(为粗末)川椒六十粒
右以二味相和,绢袋盛而佩之,辟绝汗气【辟绝汗气:辟除汗的气味。】。
[55]贵人:这里是内命妇之称。东汉光武帝始置,为皇帝之妾,位次皇后。唐宋时虽不设贵人,但也可习旧称。这里从所用香材来看,可能为汉代香方。
[56]浥:沾湿、润湿。《陈氏香谱》作“绝”,指佩戴可以避免出汗。单独看,两种都能说通。从下文“辟绝汗气”来看,“绝”更合理。
[57]辟绝汗气:辟除汗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