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法和众妙香三(第2页)
右为细末,入米脑少许,炼蜜和剂,爇之。
[17]假笃耨香四:从这些模拟笃耨香的香方来看,假笃耨是当时一大类合香,有可能是由于高品质笃耨在当时比较难得,也可能是取其韵致。
[18]黄连:这里指的也是黄连香,黄连属植物树脂。
假笃耨香二
檀香一两黄连香二两
右为末,拌匀,以橄榄汁【橄榄汁:应该指生橄榄捣汁。】和,湿入磁器收,旋取爇之。
[19]橄榄汁:应该指生橄榄捣汁。
假笃耨香三
黄连香或白胶香
以极高煮酒【极高煮酒:所指不详,或以为指蒸馏酒,但学术界一般认为蒸馏酒元代始进入中国,或有脱字,姑且存疑。】与香同煮,至干为度。
[20]极高煮酒:所指不详,或以为指蒸馏酒,但学术界一般认为蒸馏酒元代始进入中国,或有脱字,姑且存疑。
假笃耨香四
枫香乳一两栈香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檀香一两生香【生香:生香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有多种所指,这里可能指沉香中的一种生结香。参见前“黄熟香”部分。这类生香在沉香类香材中相对便宜。】一两官桂三钱【《陈氏香谱》作“随意入”。】丁香随意入
右为粗末,蜜和令湿,磁盒封窨月余可烧。
[21]《陈氏香谱》作“一两”。
[22]生香:生香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有多种所指,这里可能指沉香中的一种生结香。参见前“黄熟香”部分。这类生香在沉香类香材中相对便宜。
[23]《陈氏香谱》作“随意入”。
冯仲柔【冯仲柔: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斋售用录》里有些方子与他相关。】假笃耨香(售)【(售):出自《是斋售用录》,略称,见前“售用录”条。】
枫香二两【《陈氏香谱》作“通明枫香三两”。】(火上镕开)桂末【桂末:宋代本草文献中桂末一般指官桂末,关于官桂的考释,见前“官桂”条。】一两(入香内搅匀)白蜜三两(匙入香内)
右以蜜入香搅和令匀,泻于水中冷便可烧,或欲作饼子,乘其热捻成置水中。【这段是利用水来让枫香冷凝定型。】
[24]冯仲柔: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斋售用录》里有些方子与他相关。
[25](售):出自《是斋售用录》,略称,见前“售用录”条。
[26]《陈氏香谱》作“通明枫香三两”。
[27]桂末:宋代本草文献中桂末一般指官桂末,关于官桂的考释,见前“官桂”条。
[28]这段是利用水来让枫香冷凝定型。
江南李主煎沉香(沈)
沉香(咀【咀:指中药的一种破碎方式。本义是用嘴嚼,但后来不限于此,而只是用来形容捣碎或切碎为较小的颗粒。关于颗粒大小。陶弘景《别录·合药分剂法则》曰:“咀:古之制也。古人无铁刀,以口咬细令如麻豆,为祖药煎之,使药水易清,饮于肠中肠易升易清。”又《本草经集注》:“旧方皆云咀者,谓称毕捣之如大豆。”】)苏合香油各不拘多少
右每以沉香一两用鹅梨十枚细研,取汁,银石器盛之,入甑【甑:四库本、汉和本作“甗(yǎn)”,无碍庵本、《陈氏香谱》作“甑”,无论甑还是甗,都是蒸煮食物的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蒸数次,以稀为度。或削沉香作屑,长半寸许,锐其一端,丛刺梨中【丛刺梨中:密集地插到梨中。】,炊一饭时【《陈氏香谱》作“一饮时”。“一饭时”较符合实际。】,梨熟乃出之。
[29]咀:指中药的一种破碎方式。本义是用嘴嚼,但后来不限于此,而只是用来形容捣碎或切碎为较小的颗粒。关于颗粒大小。陶弘景《别录·合药分剂法则》曰:“咀:古之制也。古人无铁刀,以口咬细令如麻豆,为祖药煎之,使药水易清,饮于肠中肠易升易清。”又《本草经集注》:“旧方皆云咀者,谓称毕捣之如大豆。”
[30]甑:四库本、汉和本作“甗(yǎn)”,无碍庵本、《陈氏香谱》作“甑”,无论甑还是甗,都是蒸煮食物的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
[31]丛刺梨中:密集地插到梨中。
[32]《陈氏香谱》作“一饮时”。“一饭时”较符合实际。
李主花浸沉香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若酴醾、木犀、橘花(或橘叶亦可)、福建茉莉花之类,带露水摘花一碗,以磁盒盛之,纸封盖,入甑蒸食顷取出,去花留汁浸沉香,日中曝干,如是者数次,以沉香透烂【《陈氏香谱》作“透润”,更准确一些。】为度。或云皆不若蔷薇水【蔷薇水:现在仍有用玫瑰纯露制沉香的做法。】浸之最妙。
[33]《陈氏香谱》作“透润”,更准确一些。
[34]蔷薇水:现在仍有用玫瑰纯露制沉香的做法。
华盖香【华盖香:指香烟形状如华盖一般,后面的华盖香与此类似。】(补)
歌曰:沉檀香附兼山麝【山麝:即麝香,参见前麝香部分及相关注释。】,艾蒳【艾蒳:这里指松树上的寄生植物,即下文的“松上青衣”。】酸仁【酸仁:指酸枣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w]的种子(核仁)。】分两同【分两同:指前面沉香、檀香、香附、艾蒳、酸枣仁的重量都是相同的。】,炼蜜拌匀磁器窨,翠烟如盖【翠烟如盖:艾蒳和酸枣仁都易于发烟,此香有较高观赏价值。】可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