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香事别录上(第6页)
[116]宋景公:?—前453,子姓,宋氏,名栾(一作头曼),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以三句善言令荧惑移位,延寿二十一年。
[117]野人: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
[118]被草负笈:穿草衣背书箱。
[119]子韦:又名司星子韦。春秋时期宋国人,名韦,星相家。宋景公时为太史兼司星之官。说这段话的时候,子韦还不是司星官,是以“野人”的身份见景公。后来因为解决了景公“荧惑守心”的忧虑,景公赐姓“子”,成为司星官。
[120]天都:天空、星象。
魏公香
张邦基【张邦基: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字子贤。《墨庄漫录》的作者,见前“《墨庄漫录》”条。】云:余在扬州游石塔寺【石塔寺:在今扬州市中心主干道石塔路上,距文昌楼约一百余米。】,见一高僧坐小室中,于骨董袋取香如芡实【芡实: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许,注之,觉香韵不凡,似道家婴香【婴香:参见后面“婴香”方。】而清烈过之。僧笑曰:此魏公香也,韩魏公【韩魏公: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泉州(后迁安阳)人,北宋名臣,封魏国公,故称韩魏公。“相三朝,立二帝”,称“社稷之臣”。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喜焚此香,乃传其法。(《墨庄漫录》)
[122]石塔寺:在今扬州市中心主干道石塔路上,距文昌楼约一百余米。
晋代僧人建蒙因显庆禅院,以后数易寺名。唐乾元中(758—760)定名为木兰院。开成三年(838)得古佛舍利,建塔藏之,通称石塔寺。
[123]芡实: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
今日有刺芡、苏芡等差别,植物学上都属于此种。
[124]婴香:参见后面“婴香”方。
[125]韩魏公: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泉州(后迁安阳)人,北宋名臣,封魏国公,故称韩魏公。“相三朝,立二帝”,称“社稷之臣”。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
汉宫香
其法传自郑康成【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见前“郑玄”条。】,魏道辅【魏道辅:魏泰,字道辅,北宋襄阳人,诗人。出身世族,不思仕进,性诙谐善辩,著有《临汉隐居集》、《临汉隐居诗话》、《东轩笔录》。】于相国寺【相国寺:开封相国寺,中国最为古老和著名的寺院之一。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保元年(555)在此始修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乃赐名大相国寺,并御书题额。北宋达到最鼎盛时期,是重要的佛教中心和皇室进行很多活动的皇家寺院。】庭中得之。(同上)
[126]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见前“郑玄”条。
[127]魏道辅:魏泰,字道辅,北宋襄阳人,诗人。出身世族,不思仕进,性诙谐善辩,著有《临汉隐居集》、《临汉隐居诗话》、《东轩笔录》。
[128]相国寺:开封相国寺,中国最为古老和著名的寺院之一。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保元年(555)在此始修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乃赐名大相国寺,并御书题额。北宋达到最鼎盛时期,是重要的佛教中心和皇室进行很多活动的皇家寺院。
僧作笑兰香
吴僧罄宜作笑兰香,即韩魏公所谓浓梅,山谷【山谷:黄庭坚,见“黄山谷”条。】所谓藏春香也,其法以沉为君,鸡舌为臣,北苑之鹿【鹿:《陈氏香谱》作“臣”,《类说》卷五十九作“尘”,三种皆不知所指,或有脱字。】秬鬯【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关于所用香草,参见前“郁金香”部分相关注释与考证。】、十二叶之英【十二叶之英:指郁金香。《魏略》:“生大秦国,二、三月花如红蓝,四、五月采之。其香十二叶,为百草之英。”此条其后为《抱朴子》、《陈氏香谱》等很多其他文献所引用。参见前“郁金香”条。当然这里郁金香从描述看大概指的是番红花。】、铅华之粉【铅华之粉:妇女化妆用的铅粉。】、柏麝【柏麝:因为嵇康的《养生论》有“麝食柏而香”的说法,所以麝也常称“柏麝”。虽然古代早已有人对这种误解做出澄清,但这种叫法还是流传下来。】之脐为佐,以百花之液【百花之液:无碍庵本作“百花之叶”,误,依《陈氏香谱》、汉和本、四库本作“百花之液”。】为使,一炷如芡子许,焚之油然、郁然,若嗅九畹之兰、百亩之蕙也。【《楚辞·离骚》:“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130]鹿:《陈氏香谱》作“臣”,《类说》卷五十九作“尘”,三种皆不知所指,或有脱字。
[131]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关于所用香草,参见前“郁金香”部分相关注释与考证。
[132]十二叶之英:指郁金香。《魏略》:“生大秦国,二、三月花如红蓝,四、五月采之。其香十二叶,为百草之英。”此条其后为《抱朴子》、《陈氏香谱》等很多其他文献所引用。参见前“郁金香”条。当然这里郁金香从描述看大概指的是番红花。
[133]铅华之粉: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134]柏麝:因为嵇康的《养生论》有“麝食柏而香”的说法,所以麝也常称“柏麝”。虽然古代早已有人对这种误解做出澄清,但这种叫法还是流传下来。
[135]百花之液:无碍庵本作“百花之叶”,误,依《陈氏香谱》、汉和本、四库本作“百花之液”。
[136]《楚辞·离骚》:“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斗香会
《中宗朝宗纪》【《中宗朝宗纪》:“纪”指史书中的帝王本纪,中宗的传记可称“中宗纪”,《中宗朝宗纪》从名字看,似不合理。且新旧唐书都没有这条记载,这条记载见于《清异录》。】:韦武【韦武:中宗朝,韦、武两大家族是朝中最有势力的家族。】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曰“斗香会”。惟韦温【韦温:?—71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外戚大臣、宰相,韦皇后堂兄。】挟椒涂【椒涂:指皇后居住的宫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称。此处指香为韦后所赐。】所赐,常获魁。
[137]《中宗朝宗纪》:“纪”指史书中的帝王本纪,中宗的传记可称“中宗纪”,《中宗朝宗纪》从名字看,似不合理。且新旧唐书都没有这条记载,这条记载见于《清异录》。
[138]韦武:中宗朝,韦、武两大家族是朝中最有势力的家族。
[139]韦温:?—71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外戚大臣、宰相,韦皇后堂兄。
[140]椒涂:指皇后居住的宫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称。此处指香为韦后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