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 考证二则(第2页)
百蕴香
赵后【赵后:指赵飞燕(前45—前1),汉成帝皇后,原名宜主,精通音乐,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浴五蕴七香汤,婕妤【婕妤:汉代宫廷嫔妃分为多重等级,婕妤是较高的一种。汉成帝时婕妤常指贤能的才女班婕妤,不过考察《赵后外传》的记载,此处应为赵飞燕之妹赵合德(在其他书中多称昭仪),亦以美色得宠于成帝。赵合德与赵飞燕对外结成联盟,保持在宫廷斗争中的优势,二人之间则互相争宠。后文的婕妤亦指赵合德。】浴荳蔻汤。帝曰:后不如婕妤体自香。后乃燎百蕴香,婕妤傅【傅:附着。】露华百英粉【百英粉:这里百英粉应该指的是百花制成的香粉,和后世化妆所用的“英粉”没有关系。】。(《赵后外传》【《赵后外传》:亦称《飞燕外传》,讲赵飞燕姐妹的传闻逸事,旧题汉江东都尉伶玄撰,伶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据说也是成帝时人。此书一般认为不是汉代的作品,可能是唐人所作。】)
[22]赵后:指赵飞燕(前45—前1),汉成帝皇后,原名宜主,精通音乐,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23]婕妤:汉代宫廷嫔妃分为多重等级,婕妤是较高的一种。汉成帝时婕妤常指贤能的才女班婕妤,不过考察《赵后外传》的记载,此处应为赵飞燕之妹赵合德(在其他书中多称昭仪),亦以美色得宠于成帝。赵合德与赵飞燕对外结成联盟,保持在宫廷斗争中的优势,二人之间则互相争宠。后文的婕妤亦指赵合德。
[24]傅:附着。
[25]百英粉:这里百英粉应该指的是百花制成的香粉,和后世化妆所用的“英粉”没有关系。
[26]《赵后外传》:亦称《飞燕外传》,讲赵飞燕姐妹的传闻逸事,旧题汉江东都尉伶玄撰,伶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据说也是成帝时人。此书一般认为不是汉代的作品,可能是唐人所作。
九回香
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汉和本、四库本作:“婕妤又沐以九回香膏发”,无碍庵本无“沐”字,有的版本引《赵飞燕外传》作:“合德新沐,膏九曲沈水香”,此处是说赵合德用九回香来涂抹头发,汉和本、四库本两句合为一句,亦无不可。今依无碍庵本。】;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同上)
[27]婕妤又以九回香膏发:汉和本、四库本作:“婕妤又沐以九回香膏发”,无碍庵本无“沐”字,有的版本引《赵飞燕外传》作:“合德新沐,膏九曲沈水香”,此处是说赵合德用九回香来涂抹头发,汉和本、四库本两句合为一句,亦无不可。今依无碍庵本。
坐处余香不歇
赵飞燕杂熏诸香,坐处则余香百日不歇(同上)
昭仪【昭仪:指赵合德。】上飞燕香物
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女弟:妹妹。】在昭阳殿【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昭阳殿为后宫诸殿之一。汉武帝时分后宫为八区,昭阳殿位列第一。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居昭阳殿,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遗飞燕书曰: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懋膺:荣膺。】洪册【洪册:这里指册封皇后的册书。】,谨上襚【襚:赠送衣物。】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中有五层金博山炉【博山炉: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青木香,沉水香,香螺巵【香螺巵:指香螺壳制的酒杯。巵,同“卮”,酒器。】,九真【九真:指九真郡。西汉初南越赵佗置。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归汉。治所在胥浦县(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杨舍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雄麝香等物。(《西京杂记》【《西京杂记》: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作者有以为刘歆所作,亦有人认为葛洪所作,还有其他说法,未成定论。】)
[28]昭仪:指赵合德。
[29]女弟:妹妹。
[30]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昭阳殿为后宫诸殿之一。汉武帝时分后宫为八区,昭阳殿位列第一。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居昭阳殿,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文选·张衡〈西京赋〉》:“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31]懋膺:荣膺。
[32]洪册:这里指册封皇后的册书。
[33]襚:赠送衣物。
[34]博山炉: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
[35]香螺巵:指香螺壳制的酒杯。巵,同“卮”,酒器。
[36]九真:指九真郡。西汉初南越赵佗置。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归汉。治所在胥浦县(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杨舍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37]《西京杂记》: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作者有以为刘歆所作,亦有人认为葛洪所作,还有其他说法,未成定论。
绿熊席【绿熊席:《西京杂记》一:“绿熊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而蔽,望之者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熏香
飞燕女弟昭阳殿卧内有绿熊席,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同上)
[38]绿熊席:《西京杂记》一:“绿熊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而蔽,望之者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
余香可分
魏王操《临终遗令》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履组:鞋带,或鞋和鞋带。】卖也。【此段即是曹操遗嘱中“分香卖履”的典故。曹操力倡节俭,希望诸位姬妾在他死后能自力更生,做手工补贴家用。】(《三国志》)
[39]履组:鞋带,或鞋和鞋带。
[40]此段即是曹操遗嘱中“分香卖履”的典故。曹操力倡节俭,希望诸位姬妾在他死后能自力更生,做手工补贴家用。
香闻十里
隋炀帝自大梁至淮口【自大梁至淮口:隋唐时,大梁指开封,淮口指通济渠入淮河之口,今江苏盱眙一带。】,锦帆过处,香闻十里。(《炀帝开河记》【《炀帝开河记》:宋代传奇小说。又名《开河记》,旧题唐·韩偓著,但一般认为是宋代作品。叙述麻叔谋奉隋炀帝命开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