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颜香(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23]蜜渍:指蜂蜜或蜜渍的果品。

[124]江西道临江路清江镇:即今江西省樟树市,从称谓上看,临江路应该是元代的行政区划,明代称临江府。

迦阑香【迦阑香:迦阑一词在古籍中可作为奇楠香的他称。如《西洋朝贡典录·占城国》:“其山有迦阑香,一曰奇南……”这里迦阑国地名所指不详,可能是误传。关于奇南香,详见后文“奇蓝”条。】(一作迦蓝水)

香出迦阑国故名,亦占香【占香:指占城出的香。】之类也,或云生南海补陀岩【补陀岩:补陀是普陀洛伽的缩略,来自于佛教,指观音菩萨所住之山。所以各地称补陀的地名甚多,此处所指不详。】,盖香中至宝,价与金等。【此段文字出《陈氏香谱》。】

[125]迦阑香:迦阑一词在古籍中可作为奇楠香的他称。如《西洋朝贡典录·占城国》:“其山有迦阑香,一曰奇南……”这里迦阑国地名所指不详,可能是误传。关于奇南香,详见后文“奇蓝”条。

[126]占香:指占城出的香。

[127]补陀岩:补陀是普陀洛伽的缩略,来自于佛教,指观音菩萨所住之山。所以各地称补陀的地名甚多,此处所指不详。

[128]此段文字出《陈氏香谱》。

特遐香【《五杂俎》作“特迦香”。《香乘》这里是误记。关于特迦香的传说来自《马氏日抄》,说的是作者得到一种香,怀疑可能与古籍记载汉武帝时西国献香是同类,只是一种猜测而已。《五杂俎》将其记录为西国献香,言“出弱水西”云云,未免轻忽。】

特遐香出弱水【弱水:在古代,凡水道水浅,或不通舟者,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名为“弱水”。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不知此处所指。】西,形如雀卵,色颇淡白,焚之辟邪去秽,鬼魅避之。(《五杂俎》【《五杂俎》:笔记。明·谢肇淛撰。十六卷。内容多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并有关于草木鸟兽虫鱼和药用植物的记述。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部,故名《五杂俎》。谢肇淛,明代文学家,字在杭,福建长乐人。】)

[129]《五杂俎》作“特迦香”。《香乘》这里是误记。关于特迦香的传说来自《马氏日抄》,说的是作者得到一种香,怀疑可能与古籍记载汉武帝时西国献香是同类,只是一种猜测而已。《五杂俎》将其记录为西国献香,言“出弱水西”云云,未免轻忽。

[130]弱水:在古代,凡水道水浅,或不通舟者,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名为“弱水”。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不知此处所指。

[131]《五杂俎》:笔记。明·谢肇淛撰。十六卷。内容多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并有关于草木鸟兽虫鱼和药用植物的记述。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部,故名《五杂俎》。谢肇淛,明代文学家,字在杭,福建长乐人。

阿勃参香【阿勃参香:阿勃参应是叙利亚地方语言“apursāmā”的译音。阿勃参树,文献记载原产阿拉伯麦加、麦地那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有人认为即是圣经中所说的基列香膏(BalmofGilead),在犹太、阿拉伯和基督教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一种香膏。关于此香膏的所指,西方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麦加香脂树(iphileadensis)的树脂,也有学者认为是黄连木属(Pistacia)植物的树脂。此处段成式的记载(此文出《酉阳杂俎》,《本草纲目》是转引)显然更支持后一种观点。】

出拂林国【拂林国:见前“拂林”条。从产地和后面的功能描述来看,也支持阿勃参香是基列香膏的观点。】,皮色青白,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青、正黄,子如胡椒、赤色。研其脂汁极香,又治癞【癞:一般指麻风病,也可指癣疥等皮肤病。】。(《本草》)

[132]阿勃参香:阿勃参应是叙利亚地方语言“apursāmā”的译音。阿勃参树,文献记载原产阿拉伯麦加、麦地那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有人认为即是圣经中所说的基列香膏(BalmofGilead),在犹太、阿拉伯和基督教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一种香膏。关于此香膏的所指,西方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麦加香脂树(iphileadensis)的树脂,也有学者认为是黄连木属(Pistacia)植物的树脂。此处段成式的记载(此文出《酉阳杂俎》,《本草纲目》是转引)显然更支持后一种观点。

[133]拂林国:见前“拂林”条。从产地和后面的功能描述来看,也支持阿勃参香是基列香膏的观点。

[134]癞:一般指麻风病,也可指癣疥等皮肤病。

兜纳香【兜纳香:此香见于《魏略》、《本草拾遗》、《海药本草》等处,且屡见于宋代香方,但所指不详。《魏略》所载大秦十二种香药之一,有学者认为是没药,但没有充分的依据。也有学者认为与兜娄或艾纳是一种,但这些香在香方中都同时出现过,当然不是一种。此处所引的《广志》来源于《海药本草》的引用,其所说的剽国“兜纳”和《魏略》所说是否一种,有待研究。】

《广志》云:生南海剽国【剽国:国名。故地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都城卑谬,故亦称卑谬王国;卑谬的梵文称室利差呾罗,故又称室利差呾罗国。公元4世纪时,即见于中国史籍记载。8世纪时,国势强盛,版图几乎包括全部伊洛瓦底江流域。9世纪转衰。832年,都城被南诏攻陷,国亡。】。《魏略》云:出大秦国。兜纳,香草类也。

[135]兜纳香:此香见于《魏略》、《本草拾遗》、《海药本草》等处,且屡见于宋代香方,但所指不详。《魏略》所载大秦十二种香药之一,有学者认为是没药,但没有充分的依据。也有学者认为与兜娄或艾纳是一种,但这些香在香方中都同时出现过,当然不是一种。此处所引的《广志》来源于《海药本草》的引用,其所说的剽国“兜纳”和《魏略》所说是否一种,有待研究。

[136]剽国:国名。故地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都城卑谬,故亦称卑谬王国;卑谬的梵文称室利差呾罗,故又称室利差呾罗国。公元4世纪时,即见于中国史籍记载。8世纪时,国势强盛,版图几乎包括全部伊洛瓦底江流域。9世纪转衰。832年,都城被南诏攻陷,国亡。

兜娄香【兜娄香:所指不详,兜娄香见于早期香方,后面可能和兜娄婆(藿香)混淆,从这里记载来看和兜娄婆香不是一种,也和早期兜娄婆(苏合香类树脂香)明显不同。从形态描述来看的确和都梁香有些类似。】

《异物志》云:兜娄香出海边国,如都梁香,亦合香用。茎叶似水苏。

愚按此香与今之兜娄香不同。【作者时代兜娄香大概是指兜娄婆(藿香),所以作者说不同。】

[137]兜娄香:所指不详,兜娄香见于早期香方,后面可能和兜娄婆(藿香)混淆,从这里记载来看和兜娄婆香不是一种,也和早期兜娄婆(苏合香类树脂香)明显不同。从形态描述来看的确和都梁香有些类似。

[138]作者时代兜娄香大概是指兜娄婆(藿香),所以作者说不同。

红兜娄香

按此香即麝檀香【麝檀香:参见前文麝香部分“麝香檀”条。】之别名也。

[139]麝檀香:参见前文麝香部分“麝香檀”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