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香品二(第4页)
[61]告身:唐代朝廷任命官员的符。即现代的委任状或文凭。
[62]绫纸:用绢绫裱过的纸。古时多为官诰所用。
[63]《翰林志》:唐代翰林典故之书,一卷,李肇撰。李肇生卒不详,晚唐时人。
白檀香亭子
李绛子璋【李绛子璋:李绛的儿子李璋,李绛是宪宗朝宰相,以正直敢言著称。】为宣州【宣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宣城郡置,治所在宛陵县(大业初改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郎溪、广德以西,旌德以北,东至以西地。大业初改为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宣州。天宝元年(748)改为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为宁国府。】观察使【观察使:官名。唐初于各道置巡察使,巡察地方。景云二年(711)改为按察使,开元时改为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举劾所属州县官吏。开元末实际上已成为道的行政长官,与道的军事长官——节度使并行,各自行使职权,不相统属。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在军事地区以节度使兼观察使;在非军事的重要地区,未设节度使的就以观察使为行政长官而兼管军事,与节度使同为藩镇。】,杨收【杨收: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唐懿宗朝宰相。后来杨收在政治斗争中被流放、赐死,李璋也因白檀香亭子的事受到牵连。】造白檀香亭子初成,会亲宾观之,先是璋潜【潜:暗中。】遣人度【度:测量。】具广袤,织成地毯,其日献之。(《杜阳杂编》)
[64]李绛子璋:李绛的儿子李璋,李绛是宪宗朝宰相,以正直敢言著称。
[65]宣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宣城郡置,治所在宛陵县(大业初改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郎溪、广德以西,旌德以北,东至以西地。大业初改为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宣州。天宝元年(748)改为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为宁国府。
[66]观察使:官名。唐初于各道置巡察使,巡察地方。景云二年(711)改为按察使,开元时改为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举劾所属州县官吏。开元末实际上已成为道的行政长官,与道的军事长官——节度使并行,各自行使职权,不相统属。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在军事地区以节度使兼观察使;在非军事的重要地区,未设节度使的就以观察使为行政长官而兼管军事,与节度使同为藩镇。
[67]杨收: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唐懿宗朝宰相。后来杨收在政治斗争中被流放、赐死,李璋也因白檀香亭子的事受到牵连。
[68]潜:暗中。
[69]度:测量。
檀香板
宣和间徽宗【徽宗:宋徽宗赵佶(1082—1135),1100年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宣和年间为1119—1125。】赐大主【大主:三本皆作“大王”,依《研北杂志》应作“大主”,指皇帝的姑姑,大长公主。】御笔檀香板,应游玩处所并许直入。
[70]徽宗:宋徽宗赵佶(1082—1135),1100年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宣和年间为1119—1125。
[71]大主:三本皆作“大王”,依《研北杂志》应作“大主”,指皇帝的姑姑,大长公主。
云檀香架
宫人沈阿翘【沈阿翘:唐朝女子,原为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家中艺伎,后吴被唐平灭,阿翘被俘入宫。时当文宗朝,文宗因朝政被宦官钳制而郁闷,阿翘善为歌舞,以此白玉方响演奏《凉州曲》,文宗如闻天乐,遂令阿翘在宫中执教。】进上白玉方响【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这里的方响是白玉材质的。】,云:本吴元济【吴元济:783—817,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唐宪宗时叛藩的首领。】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其犀槌【犀槌:犀牛角所制的棒槌,击物能应声回响。】亦响犀【响犀:犀角之一种。相传其闻声则有回响应之,故名。】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而又彩若云霞之状,芬馥着人则弥月不散。制度【制度:式样;规格。】精妙,固非中国所有者。(同上)
[72]沈阿翘:唐朝女子,原为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家中艺伎,后吴被唐平灭,阿翘被俘入宫。时当文宗朝,文宗因朝政被宦官钳制而郁闷,阿翘善为歌舞,以此白玉方响演奏《凉州曲》,文宗如闻天乐,遂令阿翘在宫中执教。
[73]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这里的方响是白玉材质的。
[74]吴元济:783—817,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唐宪宗时叛藩的首领。
[75]犀槌:犀牛角所制的棒槌,击物能应声回响。
[76]响犀:犀角之一种。相传其闻声则有回响应之,故名。
[77]制度:式样;规格。
雪檀香刹竿
南夷香槎【香槎:贩香的货船。槎:chá,木船。】到文登【文登:文登县,北齐天统四年(568)置,属长广郡。治所即今山东文登市。】,尽以易疋【疋:同“雅”。】物,同光【同光:923—926,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年号。】中有舶上檀香色正白,号雪檀,长六尺,土人【土人:当地人。】买为僧坊剎竿【剎竿:寺前的幡竿。】。(《清异录》)
[78]香槎:贩香的货船。槎:chá,木船。
[79]文登:文登县,北齐天统四年(568)置,属长广郡。治所即今山东文登市。
[80]疋:同“雅”。
[81]同光:923—926,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年号。
[82]土人:当地人。
[83]剎竿:寺前的幡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