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0页)
这下决没有听错。但是他不敢进去,只走到内室门口,隔着一重门户,用适度的声音:“是公主有话说?”
这叫夷姞很为难。她自然希望他进去,或者没有反应,也就算了,这样隔室相问,却是她所意料不到的,她没有勇气答一句:“你进来!”这样,便只好保持沉默了。
他在想:难道真是我又听错了,或者只是她无意中在板壁上弄出响声,并无意义?转念一想,果然如此,便当回答。就这默然不语,已可证明他问得没有错。结果,里面没有反应,外面却有了响声,听脚步是季子,而且他听得出来,季子是故意踩响了脚步,故意要惊动他们。因此,他很快地站了起来,心里有些着急——夷姞流泪是他已发现了的,这得想个办法来替她掩饰。
“公主,公主!”季子在喊,声音很轻。
他走了过去开了门,季子正伏在门外,她看见是他,先行了礼,然后抬头向里探望。
“公主在里面。”他说,“正在伤心。”
“噢!”季子应了一声,随即浮现了惊讶的表情。
就这必须得要解释的一刻,他想到了一个理由,“你进去劝劝吧!”他说,然后回身向里走,同时略略提高了声音,“公主跟我谈起王后,谈着,谈着,忽然伤心了。”
夷姞在里面听得很清楚。她其实并不怕季子发现她哭,季子真的要追问原因,她也会告诉她的。不过,对于荆轲这样护卫她,她不能不感激,不能不佩服,佩服他的急智。一个念头刚转完,开门声响,是季子进来了。
季子心里充满了疑云,却不敢问,只拿块干净手绢,替夷姞轻轻拭泪,同时低声警告着说:“不能再哭了!眼都肿了,叫人看见了不好看。”
这句话很有效,夷姞鼻子里吸溜、吸溜哼了几下,收住眼泪,回头向窗外看了看,暮色初起了。
“我去打盆热水,公主洗了脸,就回去吧,明天再来。”季子像哄孩子似的说。
夷姞没有作声。季子等了一会儿,出去叫人舀取热水,亲自接了进来,伺候夷姞整妆。先用烫手巾热敷消肿,再加上脂粉的掩饰,那双明亮的美目,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了。
“行了!”季子说,“我叫人去套车。”
“不!”夷姞一把拉住了她,“再等一下。”
等也是白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再见了荆轲,也不能有什么话好说。这一点,夷姞自己也知道;但是,她总觉得只要身在荆馆,心里便踏实了!她怕回去,怕那高墙深院,锁住了寂寞凄清的长夜!
“唉!”季子明白她的心意,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你又感叹的什么?”夷姞十分诧异,张大了眼看着她。就公主的身份来说,这样看着下人,便是催促解释的表示。季子一时激动,脱口说道:“王后在世就好了。”
“我不懂你的话。”夷姞摇摇头,“说清楚些。”
季子膝行两步,紧紧挨在身旁,微微抬一抬身子,在她耳际轻轻地说:“王后在世,自然一切都可替公主做主。”
这句话叫夷姞吃惊,也叫她感激。吃惊的是说中了她的心事,感激的是只有季子才最了解她。岁月蹉跎,终身无托,在那黄昏的窗下,梦回的枕上,夷姞自然细细地思量过,千回百折想到头来,总觉得有许多话唯有在母亲面前可以说。长嫂虽如慈母,到底隔了一层,难于启齿,季子的话,实在说得透彻。
但是,她何以此刻说这句话呢?显然的,那是指的荆轲——不错啊!夷姞觉得心中的蔽境,突然被打开了,不过对于那呈现在她想象中的新境界,她还有一种因陌生而起的畏惧,一时还不敢贸然举步跨了出去。
“公主!”季子的声音又响起在她耳边,“如今,只好与太子夫人商议。”
与太子夫人商议没有用。太子夫人不见得会赞成,更谈不到为她做主。夷姞心里这样在想,一时却不便说给季子听,“回去吧!”她说。她要回去好好想一想。
彼此对看了一眼,却都把头转向门外,都在注意季子,等她走远了,荆轲搓着手说:“我不安得很,不知说错了什么话,惹得公主伤心?”
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夷姞心想,此时不必多说,等想通了要好好跟他谈一谈,因而答非所问地说:“这一两天,我还要来!”手一指池中:“把那里布置起来。”
“是。”荆轲问道,“哪一天来?我好恭候。”
“你这两天要进城?”
荆轲点点头微笑着说:“一直懒懒地不想动,该好好做些事了。我想在这两天把督亢的地图弄好了它。”
她不来,他不做事;她要来了,他也有事了。这是什么意思?是故意躲避吗?不会的。夷姞定神想了一下,恍然大悟,但也不敢自信自己的看法,必无错误。荆轲自己也觉得有加以解释的必要,他坦率地说出他的心情:“一直惦念着公主,心里总像有件事放不下,现在好了,我死心塌地了,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能再耽误了!”
没有比这番话更能给夷姞以较多的安慰。她觉得一颗心轻飘飘地飞出去了,恨不得立刻到东宫跟哥哥去说:“你的看法,完全错了!对荆轲,我不是你的障碍,我是你的助力。”
“公主!”荆轲已注意到了她的表情,索性把保留着的一句话,也说了给她听,“刚才我一个人在扪心自问,太子是有求于我的,公主是无求于我的,唯其无求,所以我对公主更有受恩深重,无以为报的恐惧。我不得已要请教公主,我能为公主做些什么?”
听了这番话,夷姞立刻在心里回答:“那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这回答也是自问,而且也不难得到答案,她要在这段有限的时光中,给他最大的安慰,最大的荣耀,让他感到一生中经历了最好的一段日子。
于是,她的决心在此一刻形成并且凝固了。
“你不要这样说!”她激动地看着荆轲,“你我的相遇是天意,一切都在冥冥中早已安排好了,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做主的。”
“公主……”
“不要叫我公主。”夷姞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很大,也很坚决,“你应该忘了我的身份。你记着,我也是一个女人,喜怒哀乐,与人无异。不幸的是,我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照我哥哥的想法,我应该抑制我的感情,说是为燕国的少女做个榜样!难道顺乎感情,自然而然的行事,便不足为法么?我不相信!从此刻起,至少是在你面前,我要抛掉我的特殊的身份。连我自己都要忘了我是个公主,我希望,不,是要求,要求你也忘了我是个公主。”
话刚说完,季子也来了,夷姞怀着相当痛快的心情,上车回城。留下荆轲一个人在晚风中出神。
现在,他懂了。世间的一切,最渺茫空洞的是个“情”字,而最实实在在的也莫过于一个“情”字!它不知何由而起,潜生暗滋,浑然不觉,一旦感觉到了,便难摆脱——自以为可以摆脱的,还不是真情,深情,像现在夷姞的情,他不但不想枉抛心力去企求摆脱,而且他是甘愿受其束缚的,只因为这一份无影无声却又无处不在的情,越咀嚼、越有味!
人生到此,已尽够了!荆轲一个人欣欣然地消磨了一个黄昏,小饮陶然,趁着薄醉,极恬适地入于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