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铭心刻骨(第3页)
其一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其二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宫廷面圣的风光,直到晚年,仍然让李白念念不忘,反复回味,欲罢不能。
先写年轻时的压抑与漂泊,所谓“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再说遇到挫折之后的自我修复,所谓“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在执念几乎消尽、心如闲云卷舒之时,平地一声雷,雷声似乎在说,你,李白,不是蓬蒿人。
皇家礼遇,写得极其细致雍容,那种久居草莽、终于抬头的释放感,直到今日我们仍然能够完全体会:所谓“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皇家金殿承恩侍立的体验,是足以吹嘘一生的骄傲:“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
李白受到的礼遇非比寻常。皇上的目光落到工作中的我身上,可惜宫阁深远,没有人看到这美妙时刻——圣人恩宠无以复加;平生第一次侍从帝王驾前,第一次在金銮殿上办公,多么梦幻的场景;出门代步,是顶配的豪华坐骑,宝马玉鞍不说,连马镫都精雕细刻,极尽奢华;饮食起居方面,说是锦衣玉食也不为过。
最有劲儿的是这句,“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想起来仍然有淡淡的顾影昔日的忧伤自怜,更多的,是报复往事的爽快。千载之下,所有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所有曾经虎落平阳的人,所有曾被低估的人,都一定能够看懂这句诗里的心事浩茫和感慨万千。
十二年前,李白第一次进入长安,被残酷的现实打得怀疑人生时,一个叫王韫秀的女诗人刚刚出生。多年之后,她因丈夫元载被人轻视怒而陪夫入京,颇历辛酸。元载拜相之后,王韫秀赋《夫入相寄姨妹》以报复往事,诗曰:“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得意溢出于句外,压抑许久终于扬眉的爽快,至今仍有余韵,没有人会因为锋芒毕露去责怪王韫秀。李白的“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与此无异。
李白赠诗的对象,南平太守李之遥也是个奇奇怪怪的人,身为南平太守的他,被贬官的原因竟然是“饮酒过度”。贬他的上级领导,也是个奇奇怪怪的人,哪里不好贬,偏要把酒鬼李之遥贬到天底下所有酒鬼的朝圣之地武陵。武陵这个地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另外一个奇奇怪怪的人——陶渊明,桃花源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里。
在第二首赠别诗里,上面的事实被李白一一吐槽,“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看起来是亲友间淡淡的玩笑,读起来像是一篇欢快的恶搞,其实都是相看的泪眼。我们不关心李白,我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心事。同样,李白看起来在拿李之遥开涮,其实涮的还是自己。这首诗的主要功能,是给李白的辞官一个得体的解释:“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相较于当官,更爱喝酒而已。这个解释,大概与你谈起上次被甩原因时的说辞很像:“其实更喜欢单身啦。”
这两首诗应作于李白五十九岁的时候,此时离李白入宫待诏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诗句里的森严金殿、高车驷马,读起来仍然仿佛昨日。皇帝闹着玩的一个小动作,在李白眼中,却跟初恋一样,到死都忘不掉。
你单身了四十二年,突然谈了场恋爱,更何况,那还是一场你以为只是开始实际上却已是巅峰的恋爱,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余生,你不会有第二场恋爱了。此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恋爱仅仅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那场恋爱,你会不会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