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月下瓜田人如玉(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叔叔,我考上大学了!”小小于说。

林长安在那端一脸蒙,“你哪位?”

“我……”

“哦哦哦,我知道我知道……哈哈哈哈……”林长安乐坏了,大笑不止。

小小于被吵得两耳嗡嗡响,只得将话筒向前递出半米远。

林长安表示要支持她所有的大学费用。小小于只拿走了妈妈给她买的两套新衣服……她懂他们爱她,她也感激他们在她的生命中一直尽心尽力地付出。

可她自幼不被身边朝夕相伴的亲人宠爱,已经不习惯去靠近这种如胶似漆的亲情。

所以出发去大学报到之前,小小于对李氏说:我可能不会打电话给你。但我会好好学习,认真做人,也会经常想你……

20岁那年小小于准备出国。后来出了亲爹和继母追着她讨要18万抚养费的事。

这事也惊动了林长安和李氏。彼时,区区18万,对于林长安来说已经没什么压力。

他要给,想给孩子买清净。

小小于不让。她分明已经哭红眼,却还伸出右手给林长安看,“叔叔,算命的说我手心有两个钱袋子。一个大一个小,我以后会赚很多钱。这笔账等我赚了再还。你不用替我垫付。”

宋阿婆后来告诉李氏,小小于应该很喜欢你那只大猩猩。小丫头手心的钱袋子都没给我看过,却给他看了。

小小于出国之前,又拿走了李氏给她买的新衣服,并且郑重承诺,“以后,我也给你们买好看的衣服穿。”

她在异国他乡学业和工作如鱼得水之后。果然踏踏实实地实践着这个承诺。每到一个季节,都会给李氏和林长安买几身具有异域风情的衣服寄回来。

只有亲人才会懂。除了语言,这也是一种报平安的方式。

-8-

当年很小的我帮林爷爷和林奶奶推车时,他们送我一只小西瓜。当时只记得瓜很好吃,又沙又甜。

多年以后,我的脑海里时时会浮起当年两位老人,七八十里地,汗水就着白米粥,一程又一程徒步拉车的身影。

每每想起,心头一片感动。

大概10年前,我曾跟着一群发小去过林长安经营的农庄摘草莓。

发展N年,他们家不仅种西瓜,还种许多市场上流行的瓜果。

步入中老年的林长安,谈吐爽朗得像个大侠。

我们跟他说,我们是来自哪里,姓甚名谁,家里长辈叫什么,当年的村支书叫什么。

他一听,激动了。我们摘的“波罗蜜”草莓不要钱。我买的20斤他自酿的红酒不要钱。所有东西都免单。

我们不肯占便宜。

“这么点东西,根本不值钱!你们要肯给我面子,以后多来跑跑。”他快手快脚将东西塞进我们车里,生怕我们会反悔不要。

然后他搓着手,站在车边邀请,“留下来吃个饭吧!现在的小年轻一天到晚不晓得在忙啥?机会难得的。下趟再见你们,不晓得是几时?”

我们站在车边跟他闲聊。突然从屋内走出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军官。

林长安拍了拍小军官的肩膀,故作低调地向我们介绍,这是他儿子,某某空军学院的高才生。

其实我们都能看得出,笑容那么大,眼神那么亮,他明明很得意。

不过,这份得意并不扎眼,反而有种寒冬里扑面而来的春天味道,令人喜悦。

那天,尽管我们一帮馋鬼非常想留下来吃他们家的绿色食品,但听说林长安要送他儿子回军校,我们不好意思打扰,最终还是走了。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又去趟他们农场。林长安夫妇不在。当年没当成女兵的小于姐当家。

她穿着短帮靴子、利落的工装长裤和夹克。身材修长,莫名有点电视剧里国军女军官的风采。穿过田坎,她跟我擦肩而过,没认出我。

她跟现场工作人员吩咐了几句,转身上了一辆JEEP,握着方向盘绝尘而去。

每个人每件事,都逃不过时间的考验。

时间藏不住美人,也藏不住好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