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翦灭五雷派(第2页)
滕步熊问:“齐王的使者在哪里?”
张胡禀报:“齐王的使者眼下就在南殿外等候召见。现在齐王的军队已经屯据上党,距离洛阳只有五天的路程。决不能让齐王的使者空手而归。”
滕步熊看向三公,张胡与张雀是张氏一族,而郑茅现在首鼠两端,与张胡之间也似乎有了默契。
滕步熊让步了,让中官曹猛宣齐王使者觐见。
齐王的使者走进了南殿。让满朝文武百官惊愕的是,齐王使者竟然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身材瘦小,面色白皙。
使者碎步走到大殿内,仰望龙椅的方向,却看见龙椅上空****的。
三公也看着这个少年,不知道齐王指派这个少年过来,是不是仍在为太子遇刺一事迁怒皇宫,有意折辱圣上。
使者年纪虽小,但是并不惧怕殿内三公的威严。跪拜之后,对着三公和曹猛大声说:“我受齐王殿下之命,入京面奉圣上。”
中官曹猛问:“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少都符。”少年抬起头回答。
曹猛和滕步熊相互对视。滕步熊轻轻摇头。
曹猛对少都符说:“陛下龙体欠安,正在丹室修炼,不便接见来使。”
少都符看向滕步熊,滕步熊眼睛也看着少都符。两人对视很久,滕步熊终于开口了,“来使不是齐国官员出身?”
少都符回答:“国师也并非大景的官员。”
滕步熊问:“你抬头让我看看。”
少都符抬起头,让滕步熊看个清楚,然后说道:“国师看明白了吗?”
滕步熊的脸色变得铁青,不再询问。
少都符又对曹猛说:“齐王亲临上党郡,迎接太子姬缶的灵柩回国。望陛下恩准齐王的恳请。”
曹猛看见滕步熊被少都符的气势所逼迫,不知道少都符与滕步熊之间是否有什么渊源,只能权宜敷衍:“今日先散朝,等国师与圣上商议。”
少都符惊讶地看着站在南殿之上的三公,他没有想到,三公竟已被隔绝在圣上亲信之外。
张胡与少都符对视一眼,目光闪烁。
少都符明白张胡另有意图,于是不再与滕步熊和曹猛争辩,“那就等候圣上的定夺。”
曹猛宣布百官散朝。少都符走出南殿,到了宫门外,看见张胡走出来,便不动声色地跟在张胡身后。
张胡头也不回,轻声说:“今晚酉时,请到太傅府一聚。”
张胡回到太傅府,用膳之后,专心等候齐王使者。可到了酉时二刻,仍旧没有监门告知有来客。眼看刻漏从酉时到戌时,少都符仍旧没有来求见。张胡心中忐忑,齐王使者或许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暗中约见放在心上,已经偷偷出了洛阳,返回上党郡。齐王收敛太子姬缶灵柩的恳请,没有得到圣上的答复,或许使者少都符在南殿察觉到了圣上已经被滕步熊控制,无论哪个消息传递到齐王的耳中,张胡都不免担忧齐王会进兵洛阳。
在张胡的计划里,他一定要把刺杀太子的罪名安在蜀王头上。这样齐王就有了攻击蜀王的理由。
可是偏偏齐王的使者,那个叫少都符的少年已经失约。
到了亥时,廷尉周授突然求见。
张胡立即起身迎接,却看见他一直等待的齐王使者跟在周授的身后。
拜见太傅之后,周授告诉张胡,这个叫少都符的少年,差点在洛阳引出大乱子。
少都符的脸上还带有马鞭抽打的痕迹,他惭愧地对张胡说:“如果不是廷尉相救,恐怕再也见不到太傅。”
张胡询问详情,才知道少都符为维护一个揭族的劣民,被宿卫军扣押,幸亏周授遇见,搭救下来。
周授说,少都符和揭族劣民,将一个牙门将打伤,被宿卫军抓住,正在准备将少都符和揭族劣民绑缚在东城门外鞭死,被经过的周授看见,周授认得少都符,立即呵止,将少都符救下。可是少都符不肯一人得活,又恳求周授放过跟他一起获罪的揭族劣民。周授只能去与宿卫军的校尉交涉,一番口舌之后,才把劣民也救出。
张胡好奇,问少都符为什么和一个劣民一起殴打牙门将。
少都符这才仔细地说了自己的遭遇。他出了南殿,回驿馆里休息一阵后,在洛阳城内随意行走,看见一个牙门将率领几个军士在东城门外抢掠过客,并欲将一名揭族女子掳去,强行**。同行的一个揭族壮汉,只身一人与军士打斗,少都符本就有意出手相助,于是与揭族壮汉联手,把几个军士击败,随后壮汉背着女子奔逃。
可是少都符和揭族壮汉并未走出多远,便被一队宿卫军围困。两人被宿卫军打翻在地,捆绑在柳树上鞭打。而他们营救的女子,也被宿卫军奸污后扔进护城河金水中溺死。
所幸周授路过金水,少都符在南殿见过廷尉周授,立即大声呼喊。引起了周授的注目。这才救下少都符。
少都符说出自己的遭遇后,张胡大为不解。
张胡告诉少都符,揭族劣民女子,本就不能在都城中自由行走,如果违例,宿卫军可以随意处置。这本就是大景的律令,并无不妥。
少都符没与张胡争辩,但是神色并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