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诡道之争(第1页)
第7章诡道之争
天色渐亮,旭日的朝霞布满东方山顶。
整个沙亭百姓看到了大景朝当朝的廷尉周授,一人一马,走到了栈道的尽头。而他的对面,站立着跟沙亭百姓一起生活了两年的陈旸。
干护已经晓得,周授是来报仇的。
周授位列景朝的三公九卿之列,并没有凭借朝廷的力量来追杀陈旸。可见周授十分介意自己的诡道门人身份。
门派内斗,就只用自己的力量来一决高下。而看起来,周授心中十分有把握。
干护不知道的是,诡道的这两个门人,虽然两房分支已久,但是学习的法术都是同一种:诡道算术之听弦。听弦法术由聂政所创,是诡道的四大法术之一。
周授牵着马,在栈道上一步步前行,站到了陈旸面前两步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陈旸一直在偏着耳朵倾听。
周授又朝前走了一步,陈旸后退一步。
所有人都看不出来这两个诡道门人,在用什么方式拼斗。只是看到周授每进一步,陈旸就只能后退一步。
当陈旸后退了七步之后,周授的双脚已经离开栈道,站到了山路地面上。
干护看见陈旸的脚下有血液在流淌,顿时一阵心寒。他并没有看到这两人在交手,还以为他们在用气势对峙,其实这七步,就是周授在攻击陈旸七次,而陈旸除了后退,没有任何的能力反抗。
山谷里刮过来一阵风。开始的风很轻,吹到身前突然变得猛烈。
干护觉得自己的脸部疼痛,用手摸了一下,果然手中有鲜血。而站在一旁的干奢,脸上被风刮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沙亭百姓每个人都意识到了山风的厉害,纷纷用衣物把脸部和手包裹起来。
干护看见陈旸被一阵旋风包裹,他的衣物开始散开。
“这就是他们诡道门人之间,所谓的用法术交手。”干奢轻声说:“我看懂了,他们二人每一次进退之前,都用耳朵在听身边的环境,然后计算所有的可能。”
干护不知道干奢是不是真的看懂了。但是周授和陈旸两人之间的形势高下,谁都看得明白。
“陈伯父没有路可退了。”干奢摇着头说。
果然是这样,当周授再踏前一步的时候,陈旸已无法后退。
这说明,周授提前用耳朵听弦的算术,已经把陈旸所有躲避的可能性都计算出来。陈旸退无可退。两人十分的靠近,似乎鼻尖都要碰到。
周授却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个闪亮的东西。
“知道这是什么吗?”周授轻声问陈旸。
陈旸无法说话。干护看见陈旸的帽子被风刮过,风如同利刃一般,将陈旸的帽子连带头发割断。陈旸现在披头散发,木然站立。
周授用两根指头拈着闪亮的东西,现在干护看清楚了,那是一个铁片。
“知道为什么我要通知武关郡的守军烧毁吊桥吗?”周授自问自答,“因为这里是当年韩信用开山宝剑,斩开陈仓小道的地方。”
周授另一只手挥了挥,山谷里卷起几十道旋风,无数闪亮的铁片都从山谷的各个角落弹出来。
“开山宝剑,劈开山谷,就破碎成了无数碎片。”周授说,“现在我要把开山宝剑重新锻造出来。”
周授说的韩信开山宝剑劈开陈仓道,与诡道参与楚汉相争有巨大的关联。因为当时汉初三杰,诡道门人位列其二。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陈平。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被封汉王。一年后,汉王刘邦趁西楚霸王项羽返回彭城,开始谋划反扑三秦故地。
在陈平、韩信、张良三杰的参谋下,决定重出蜀道。
当时由汉中北上,连通三秦与陇西,有三条官道。
第一条是汉中西边的祁山道,进入陇西,也就是沙海南边的天水郡。
第二条是正北方向的陈仓道,道路闭塞艰险,只能通行商旅,军马战车无法通过。
第三条是汉中东方的金牛道,金牛道栈道长达百里,成为通往长安,唯一能够行军的道路。刘邦接受汉王的封号,就国的时候,为了表明不思中原,走过金牛道之后,就把金牛道的栈道全部烧毁。
祁山道路途迥远,且大军跋涉沙海,很容易被关中守军发觉。陈仓道的中段子午谷有一座大山隔绝,车马无法通行。看上去,刘邦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重出金牛道。
而这个金牛道之所以成为连接汉中与中原的重要路径,跟蜀国灭国有极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