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洛阳之变(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本以为开启鬼治乱世的人是篯铿,没有想到却是妫辕和干奢两个身份低贱的劣民,联手葬送右景天下,将中原带入鬼治。

洛阳四象木甲术,凤雏支益生、卧龙任嚣城,龙虎天师张魁以及天下道家各门各派,都无法抵挡妫辕和干奢的联手。

少都符召唤出雍州的山魈,每一头山魈都拖着一车从沙亭引取的黑水,来到洛阳。

妫辕布置攻城阵型,与篯铿一样,将洛阳围困。干奢亲自率领大军,跨过金水和赤水,直抵洛阳城下。

沙亭军和揭族军只有一个战术,那就是利用投石车,将黑水不断地投掷进城内。黑水在洛阳城内四处流淌。

支益生和任嚣城也不知道这些黑水蕴含的威力。

四象木甲术在两位仙山门人的驱使下,高高地祭起神台,他们本以为这一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支益生和任嚣城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战争的确是很快就分出了胜负,只是获胜的一方,并不是他们。当支益生驱动朱雀神台,三十六条飞龙腾空而起,冲向妫辕的那一刻,任嚣城站在青龙神台上,看到干奢张开了手中的长弓,箭簇前端隐约有一团火焰。

任嚣城心里突然意识到不妙,但是为时已晚。

火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了洛阳城的南门上。南门随即火焰腾起,火焰如同游蛇一样在城墙上游动蔓延,转眼进入到城内,整个洛阳城陷入了火海。三十六条飞龙的锁链瞬间被黑水烧断,朱雀神台的飞龙损毁。

然后支益生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作为雨师的后人,施展镇南神山呼风唤雨的法术。天空中大雨倾盆。但是黑水上的火焰,不仅没有被雨水浇灭,反而随着雨水的流淌,在洛阳城内四处蔓延燃烧。随着巨大的崩裂声响,两个苦苦支撑的神台轰然倒塌,从空中跌落。任嚣城辛苦修理了几个月的四象木甲术,失去了动力。

城中的揭族奴隶突然反了。

揭族的奴隶几百年来一直默默地接受自己贱民的身份,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族人中出了一个大将军,一个能率兵攻打洛阳的大将军妫辕。

聚集在洛阳城中的揭族贱民,从洛阳城的西南角水井,进入到四象木甲术的中枢,将巨大的水车捣毁。

洛阳四象木甲术完成了对付篯铿的使命,却终究躲不过揭族贱民的破坏,这也是天命所归。

洛阳四象木甲术损毁,张雀的北府军陷入火海。张魁麾下的道家门人,本想出城助北府军一臂之力,但是少都符召唤的上百个山魈,是雍州难民怨灵所化,道家已经式微百年,这些门人的法术不足以抵挡。

没有了四象木甲术的任嚣城,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支益生的法术,也不足以抵挡岩虺和蛈母。

战局已定。

少都符求见太子姬康。但是姬康与圣上已经在支益生和任嚣城的护卫下,从东门突围,一路奔向了赵地邯郸。

干奢和妫辕进入了洛阳。

《景策》记载,妫辕在揭族的拥护下,建立了中原第一个揭民政权,自称大赵。史称“后赵”,以与战国时期的赵国相区分。

景闵帝逃到邯郸,景朝天下已经丧失了一半。

大赵皇帝妫辕,继续追击景闵帝。干奢率领沙亭军围困邯郸一年,景闵帝忧虑而亡。太子姬康在危难中继位。

姬康继位后,邯郸随即失陷。大景朝廷一路逃亡到彭城,与百年前泰殆帝的逃跑路线如出一辙。

支益生与任嚣城被姬康削夺了三公之位,不知所踪。天下百姓都认为两位仙山门人已各自回山。

而龙虎天师张魁和道家各门各派的宗主,也各自分崩离析。张魁遁入东海,麾下的道家门人一部分继续辅佐姬康,一部分散落到民间。

大赵的沙亭军兵临彭城,又将分崩离析的大景军队击败。

姬康万般无奈,正准备放弃彭城,追随张魁东遁入海,九江王与郑茅率领勤王军队赶到。

九江王与干奢交战,边战边退,调集大量船只过江,将姬康迎接到建康,随即烧毁船只。

干奢率领沙亭军在长江北岸,正在加紧造船,准备渡江之战的时候,大赵皇帝妫辕与国师少都符交恶,少都符出走洛阳,遁入民间。

原因是妫辕颁布诏令,驱逐大赵境内所有汉民,引起汉民强烈反抗。少都符苦谏不得,只能辞去国师,飘然而去。

干奢随即率领沙亭军回师洛阳,镇压大景遗民的反抗,使得仓皇逃至建康的姬康有了喘息之机。

随后姬康定都建康,后世称为左景。姬康为景顺帝。

而中原北方的汉民,从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鬼治,终究来临。

注释

[1]秃发无疾给儿子起名秃发腾。秃发腾自幼跟随父亲征战西域,为秃发部第二任单于。到秃发腾的五世孙秃发龟的时候,秃发部已经完全统一西域与漠北。秃发龟虽然已经完全融入匈奴血统,但是仰慕祖先的中原文化,于是将秃发改姓拓跋,改名拓跋珪。在拓跋珪的带领下,秃发部联合其他各部匈奴,自号鲜卑,重入中原。鲜卑氏政权几经兴衰,失而复建,最终建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亨朝,此为后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