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凶手的来信(第2页)
“嗯。”他也淡然地回答着,“再见,老同学。”
回到警局已经是晚上了,这些天接连发生了两起骇人听闻的斩首案件,上头命令限时破案,让罗郑担了不少压力,就差把家搬到警局了,在他刚走进办公室的当口,却看到张斌神色凝重地站在他面前,手里挥着一个白色的信封。
“头儿,那家伙显身了。”张斌嘴角一咧,对他挤出一个尴尬的微笑,“这封信是他寄给你的。”
“你拆我的信了?”罗郑横了他一眼,一把扯过信封,却发现上面只是寥寥数笔写了几个字:L市刑警大队并罗队长亲启。
“喏,你看到了,人家也是写了刑警队的,可没说是只寄给你一个人的。”张斌摇了摇头,找了个地方坐下,看着自己的上司会有什么反映。
这是一个普通的二号信封,除了收信人地址外,在寄信人一栏仅仅写了一句“您的朋友”,罗郑反复看了一下后抖出了里面的信件,缓缓打开后不禁觉得眼皮一跳——只见一张白纸上赫然用血红的隶书歪歪扭扭地写着:
警官们周末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喜欢这个游戏吗?那就陪我一起玩吧。——您忠实的朋友。
“这家伙对我们宣战了?”罗郑疑惑地将信件反复看了几遍,顺手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着。
张斌舔舔嘴唇道:“这摆明了是向我们挑战,已经死了两个人了,似乎这二者之间没什么联系啊……而且李珂案的现场足迹杂乱,一定有凶手的,我们提取到不少脚印,但都是一些市面上寻常品牌的鞋子,没什么可比对的,凶手每次犯案都斩下人的头,会不会是个变态?我可不喜欢和那些失去理智的变态打交道。”
“他可不是什么变态,而且我估计可能还是个女的。”罗郑狠吸了一口香烟后,惬意地喷出了一道烟圈。
张斌则颇为不解地说道:“女的?为什么会是女的?”
罗郑的判断有他自己的依据,首先从郭晓荣案开始,凶手选择在聊斋鬼屋里杀人,且不说凶手如何让郭晓荣老老实实地定点站在那个通风口下面,就说通风口本身的强度是完全不能支持一个壮实男人的体重的,如果一个男人再吊起一个女人,在斩首的同时通风口就会因为不堪重负垮下来;李珂案中被害人接到一个电话后便神秘遇害,结合张薇妮所说的外遇隐情,让人不得不想到,凶手会不会是一个以情杀为目的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郭晓荣在遇害之前不久的时间也接到过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同样是从一个不知名的电话亭打出的,这明显是凶手刻意的安排。
罗郑接着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说了一下,却没想到张斌说出了一个也曾令他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
“那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次凶手都会留下那样的讯息给我们?”张斌疑惑地说道。
“这好像是一句诗,不是简单的白话。”罗郑拧亮台灯,目光如炬地盯着那张信纸,似乎想看穿其间的所有秘密,他缓慢地说道,“这几句诗看上去很熟悉——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这两句后面应该还补全两句,才是完整的七律古诗啊……”
“古诗杀人,这也太俗套了吧,好多侦探小说里都有这个桥段,哼,这个凶手虽然心狠手辣,但实在是太拙劣了,要是被我抓到,看我不……”张斌在一旁有些置气地说道。却被罗郑打断了:“怎么着?抓到他看你不砍了他的头?小子我告诉你,我们是人民警察,办案讲究证据不说,处理犯人也得有理有据……”
罗郑说的是事实,讲求证据。但此时的证据显然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每死一个人之后凶手就会留下一句古诗,现在出现的古诗是两句,有两人遇害,七律古诗都是四句,是不是暗示着凶手会杀掉四个人?再有,这两句诗显然不是名家名句,但却看上去那么眼熟,让人匪夷所思。凶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不要是那个人啊……”
他默默地在心里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