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烟 陈圆圆 (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建国同年,大顺军东征明朝,一路势如破竹。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景山,远望城外烽火连天,连连哀声长叹,踌躇徘徊,久久无语。

崇祯知道,大明江山是毁在他手里了。

回宫之后,崇祯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等人自缢。并挥刀砍断了十五岁长平公主的右臂。想到99年TVB版《碧血剑》里的长平公主阿九。佘诗曼饰演的长平公主真是美。当年的长平是否也曾孤注一掷深夜与父对峙。

随后,崇祯又逼死妃嫔数人。十九日凌晨,农民军杀入北京城。崇祯写下血书一封藏入衣襟,登上景山,自缢于寿皇亭。

吴三桂领兵在宁远城与清兵殊死搏斗之时,农民军危逼京城,挞伐京畿一带。崇祯自杀,明朝告亡。

农民军入京之后,一面不向农民征粮纳税,但各路豪绅权贵不能幸免。为李自成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宗敏更是逼杀了无数财主官员。一面又大肆掳掠美人。第一美人陈圆圆在京,自然劫数难逃。刘宗敏征战沙场,为李自成打下江山,却不料,一失足,成千古恨。

刘宗敏得知陈圆圆在吴襄身边,便自作主张,拿下了吴襄,夺走了陈圆圆。而另一头,李自成正在竭力争取吴三桂的兵力。

派大明降将唐通带四万两白银去山海关犒劳吴三桂众部。并许诺,登基之后,立将吴氏父子封侯。

吴三桂思虑再三,心知大明已去,单凭一己之力,负隅顽抗,也不过只是强弩之末。权衡利弊,吴三桂便应了李自成的招降。将山海关拱手让与唐通接管。尔后,便率大军一路往西,踏上入京面见新主的路。

世事诡谲。江山易主,注定不能姓李。路上,吴三桂遇到风尘仆仆带来口信的故人。吴三桂得知,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抓走了父亲,严刑拷打,逼父亲交出白银二十万两。听此消息,吴三桂震怒。竟不想,还有别的事情发生。故人又说,还有陈圆圆的事。

吴三桂大惊,急问何事。故人答道,陈圆圆被夺。一怒再怒。终不能忍。世人皆说他是叛贼,以之为耻。只是旁人说话轻易。害父之仇,夺爱之痛。国已不国,家也不成家。

当下的当下,弃父亲与陈圆圆不顾,他可以当世人的英雄,当历史的好人。

但他,没有。当英雄容易,当叛贼最难。他心中仇痛,谁人又能知道呢?他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于是,便有了吴伟业那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

率兵调转,回奔山海关,将八千大顺军打得伤亡惨重。夺回山海关。本以为江山在手的李自成听闻此事,怒无可言。率十万大军亲征,誓要摧毁吴三桂一部。是年,四月二十一日,吴三桂与大顺军交手,初战惨烈,互有伤亡。

吴三桂见势,火速向清军议和,请求援助。接到议和信的多尔衮趁势落井下石,抵达之后,作壁上观。对吴三桂的救援请求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吴三桂只能亲赴清军兵营,剃发降清。如此,多尔衮方才同意发兵,与吴三桂联手,击败大顺军。

李自成率残余军队逃离的途中,于范家庄杀死了吴襄。回到北京,仓促登基之后,又诛杀了吴氏三十四口人。后,火速离京。吴三桂穷追不弃,大顺军无奈便弃尽所掠辎重妇女。后来,吴三桂从李自成手中夺走了被掳的太子。而今,清军入关,拥立太子是没有指望了。

被大顺军夺走的陈圆圆,也在随部逃离京城的途中,被遗弃在路上。是在距离京城两百多公里的定州,他在支离破碎的难民队伍中,找见了她。那时候,颠沛流离衣衫褴褛的陈圆圆大约只是想着,此生此世,许就只能这样潦草收场,死于荒野了。

是在一种孤绝无望的境地里,她又看见了他。叛臣贼子的帽子,他带了。全家三十四口,也已挽救不回。唯独,陈圆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纵是掘地三尺,他也是要将她寻回的。大概是命册早已写定,这一生,他是注定要兴衰于这个叫作陈圆圆的女子的手上的。

他是,宁负汗青,不负红颜。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史册里写的是,吴三桂派部下一寸一寸搜索,将她寻回。

带到面前。彼时,陈圆圆会如何看他?世人皆在唾骂,可是眼前的人,分明是唯一可以救得了她并从未辜负她的。他背叛了世界,但唯独,不曾负她。且不论爱与不爱,单凭这一点,她便不能像世人一样,横眉冷对地待他。

世间相遇,皆是重逢。

吴三桂的后半生,戎甲在身,毁誉参半。

直至吴三桂对大清国的降而复叛,令他此生名声坠地,下生下世也难正名。但对陈圆圆,他是举目见明媚,问心无愧。

此一世,虽姬妾若干,但吴三桂独爱陈圆圆。甚至,落居云南,当了平西王,他依然不忘为她筑建一座“安阜园”。

安阜园,也叫“野园”。

清代前期昆明著名诗人王思训《野园歌》曰:“浮云渺忽春城隈,乐游谁拟姑苏台。夷光未去走麋鹿,红墙碧树鸟栖哀。”原诗注云,“吴三桂筑野园滇城北,以处陈圆圆。穷极土木,毁滇人庐墓无算,以拓其地。缙绅家有名花奇石,必穿屋破壁致之,虽数百里外不恤也”。

不顾一切,只为她欢喜。

所谓“拱手河山讨你欢”用在此处亦不为过。之于陈圆圆,属于吴三桂的江山河海,他从来不吝给予。那年,他想要将她扶正,她不允。她说:“回忆当年牵罗幽谷,挟瑟勾栏时,岂复思有此日。”是原本心中无爱,所以并不在意呢,还是爱他心切,不忍见他再受骂名?

后来,又有人说,陈圆圆看破红尘,出家为尼。是又一次地,谋算生计,欲求暮年安稳,才离开康熙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还是只因,世事嚣扰,她心身劳顿,不愿在吴三桂身边累赘他的心与身呢?无论如何,他们终究还是走散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