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浣花 柳如是 (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好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看得钱谦益不知今夕何夕。

是忍不住要击节赞赏。王微看在眼中,心领神会。见状,凑上前去,对钱谦益说,不如改日叫柳如是来此一聚。钱谦益一听,喜形于色,连连说好。西湖,当真是个易于爱情发生的地方。

数百年前,已是如此。

次日,三人同游西湖。左右皆有美人在侧,目下又是西湖冶**之美景。水绿,风轻,岁月安静。真是羡煞旁人。钱谦益心情大好,忍不住连吟十六首绝句,爱赞二美人。当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草衣家住断桥东,

好句清如断桥风。

近日西泠夸柳隐,

桃花得气美人中。

只可惜,西湖一别,便是经年未见。

崇祯十三年,冬。柳如是亲访半野堂。着一身男子装,飒爽磊落不让须眉。钱谦益被贬归乡之后,门可罗雀,鲜有人来。

倒是真的寂寞。柳如是的突然来访实在是令钱谦益喜出望外。

奇趣的是,起先见柳如是一身男装,竟半晌不曾认出来。只觉,其人眉宇之间的秀气似曾相识。

后来,柳如是念了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钱谦益方才猛然领悟。目下这人,不正是当日共游西湖的柳如是吗。猜想着,柳如是至临半野堂,大概不单单是只慕钱谦益的学问特地拜访来的。谢三宾一事,令柳如是如坐针毡,既有此机缘能与大学问家钱谦益相识,终归不是一件坏事。

几番相处下来,柳如是对这半老的男子,越发多出一份情愫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她生身微贱,他半老还家,都不是生活如意的人。两相看顾几回,也总要凭生出一些心心相惜的意思。

钱谦益之于柳如是,不同于旁人,没有陈子龙那一般的爱浓情热,亦不似昔日的周道登、宋辕文,对她青眼有加,亦不过只是痴心她的身体发肤罢了。她跟钱谦益的初见,是真正的风轻云淡、缓缓而来。读诗,赏景,不谈情。

是在一切都足够的时候,顺理成章地结成连理。无论是彼此之心性相契,亦或是周旋现实劳顿而退的心心相惜。一句话,他们是在最恰当的时间,遇到了最恰当的彼此。

崇祯十四年,夏。钱夫人尚在,钱谦益依然执迷以“匹嫡之礼”迎娶了柳如是。这对钱夫人来讲,当然是一种羞辱。

对柳如是来说,却实在是此生最扬眉吐气的一件事了。二人大婚一事,在当时也是掀起一阵风波,文人士子们皆对此事饱含质疑。

大婚那日,柳如是头簪鲜花,着合领对襟大袖礼服和月华裙,淡淡妆容,美而不能言。钱谦益一艘华丽彩船,将柳如是从妓馆迎至家中。哪有女子爱风尘,能跟柳如是一样真正被明媒正娶的人,又有几个?河岸两侧,众人怒目,千夫所指,皆不能阻挡她从此进身做良人。

这一年。

柳如是二十三岁。

钱谦益曾给柳如是写过四首合欢诗:其一

鸳湖画舸思悠悠,谷水香车浣别愁。

旧事碑应衔阕口,新欢镜欲上刀头。

此时七夕移弦望,他日双星笑女牛。

傍栧歌阑仍秉烛,始知今日是同舟。

其二

五茸媒雉即鸳鸯,桦烛金炉一水香。

自有青天如碧海,更教银汉作红墙。

当风弱柳临妆镜,罨水新荷照画堂。

从此双栖惟海燕,再无消息报王昌。

其三

忘忧别馆是侬家,乌榜牙樯路不赊。

柳色浓于九华殿,莺声娇傍七香车。

朱颜的的明朝日,锦障重重暗晚霞。

十丈芙蓉俱并蒂,为君开作合昏花。

其四

朱鸟光连河汉深,鹊桥先为架秋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