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浣花 柳如是 (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今偷悔更生疏。

梦里自欢娱。

是,“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上山采蘼芜。

下山逢故夫。

后来,柳如是自称“蘼芜君”。名字的背后,是一阵沧桑和孤凉。那时候,她也不过只有十八九岁,正是美人如花岁月如诗的时候,可她却已然有了一颗如此苍老又如此惆怅的心。

与陈子龙的感情结束之后,柳如是二度前往嘉定旅行。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前一次去,是为了等。今次再来,只为徘徊,散一散心,忘一忘曾经。嘉定是个好地方,水轻慢,又细长。如同岁月,从青春年少流到身心破碎。

在嘉定,柳如是有一群故交知己。都是沧桑暮年的老诗人。

与柳如是也都是君子之交,虽然在陈寅恪先生看来,当中依然不乏有以孤老的“寒酸之气”赋“艳诗”聊以**的人在。譬如,与钱谦益交好的老诗人,程嘉燧。到底是禁不住目下美人太婀娜。

柳如是此次的嘉定之旅,有一人不得不提。名曰:谢三宾。

此人人品不佳,又十分好色,好在通书画,也算风雅。最要紧的是,他财大气粗,家底殷实。在嘉定,谢三宾倾囊款待了柳如是。遂,柳如是与谢三宾相识。

后来,谢三宾起意,欲以柳如是为妻。

可惜,谢三宾在外声名不佳,与之相识一场,柳如是对其人品亦是颇有微词。并且,虽说女子生而愿有家,且柳如是为身份所累,感情之事并不顺利,但便如此,也不表示她一定要潦草一世。对待生活,柳如是从来都是一个十分较真又充满热情的人。

她不能将人生毁在他手里。

在柳如是拒绝了谢三宾之后,此人竟似泼皮耍起无赖。再三威逼柳如是。谢三宾错了,错不在于他的粗俗和鲁莽,错在他低估了柳如是的倔强。本也只想做一名婉娈淑女,如此一来,更是令柳如是对其厌恶剧增,愈加难消。

可是,谢三宾有钱有势,与之胶着对抗,一日两日倒也罢了,长此以往,柳如是怕最终也会力不从心。如此情形之下,她必得急迫寻到一名男子,无论钱财、地位还是势力,都要能将之压制住的人。嫁之,以安之。

当然,这一些人事在柳如是并不漫长的人生里,实在也不过只是烈焰池中一点绿。是些不足挂齿的小小插曲。顶多,是可以偶尔拿出来,说一说的谈资罢了。聊一聊,也就过去了。

柳如是的一生,始终被她牢牢握在手里。真正的美人,应熬得过岁月,哪怕历尽人世沧桑,也会依旧淡定从容。

许是初生牛犊年岁便已与故相老叟相伴的缘故,柳如是对年岁大的男子也生生多出一份爱顾来。与嘉定若干诗友老者的来往,也是佐证之一。陈子龙是柳如是心中良人,但也要年长她十岁。

谢三宾一事最大的意义,就是促使柳如是急切地,嫁了。

嫁的是,出现得恰到好处的

——

钱谦益。

钱谦益。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生于公元1582年,年长柳如是近四十岁。常熟人。他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在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明史》当中甚至评价他道,他的诗一度被视为北宋诗坛的规范之作,开创了明清一代诗风。当时,各家诗人皆以他为宗,“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

除此之外,钱谦益的史学造诣也是颇高。早年曾撰《太祖实录辩证》五卷。写得一手好文章,黄梨渊《忠旧录》称他为王世贞之后文坛最负盛名之人。对他赞誉甚高。说他学富五车亦不为过。

对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生活至关重要的则是钱谦益的收藏。

钱谦益不惜高价广肆购求各种古本、孤本,还为自己的收藏品筑建了一栋楼,以柳如是的初名命名,“绛云楼”。

二十八岁那年,钱谦益得中进士。但仕途蹭蹬。十年之后初次入官,但不久就遭弹劾被罢官。天启七年,与周道登同时奉召入职,却很不得意。终了也是辞官南归。也因此,为官之愿之于钱谦益如同中毒一般,影响至深。仿佛不能位居要职并有所作为,此生此世数十年光阴皆无意义。

直到遇见,柳如是。

崇祯十一年,冬。钱谦益被罢官免职,迫返原籍,即江苏常熟。当时,他已是五十七岁的人了。遭此变故,自然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少年不知愁,但钱谦益一定深谙忧愁滋味。心境黯然又悲凉,孤身一路南下,逶迤南归。

那日,他途经杭州,泛舟西湖闲游。虽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又落魄南归,但这也不能妨碍他一颗狎弄风雅之心。倦时,便在杭州名妓王微(自称“草衣道人”)的住处落脚。当时,柳如是时常客居杭州,与王微也来往甚密。一来二去便难免要与钱谦益扯上联系。

钱谦益识得柳如是,是先见诗文后见人。柳如是遗留在王微住处的一纸诗笺被钱谦益看见。几行娟秀的小字,一首令他此生不能忘的诗。诗曰:

垂杨小宛绣帘东,

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

桃花得气美人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