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部分 日常影响(第1页)
第Ⅰ部分日常影响
第1章 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七个诀窍
当我们第一次遇到某人时,会立刻对眼前之人产生第一印象。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第一印象的直接性是由基因编程而产生的。这是一种生存反射。朋友还是敌人?几千年以来,看第一眼就能区分敌友,这种能力攸关生死。
当今,虽然人们在初次相遇时面临的风险要小得多,但是评估他人同样只需几秒钟。
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潜意识信号的集合。身材、面容、表情、眼神、声音、态度、姿势、环境……所有这一切组成了对他人的印象,这个印象几乎是立刻存入了我们的心理硬盘。
第一印象并非全都是好的,它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但它是一定具有决定性的。在与某人第一次接触后,人们将很难改变对其产生的印象,尤其是当我们觉得对方讨厌的时候。
当我们觉得他很可爱的时候,这种想法更难改变!
如何从一开始就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方法有很多,即便我们的外貌并不讨人喜欢,整体处于劣势。
以下有七个诀窍,还有一些计谋,可以激发他人对你的好感,增强对方的心理暗示,让对方完全没办法或者难以拒绝你。
“眼神”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示,与我们对视的人通常更为友善,尤其是那些持续注视我们的人。例如,研究人员曾表示,一个人越是长久地看着我们,我们越发现他善于交际、大方、理性、诚实,并且值得相信。在我们看来,一个长时间注视我们的人甚至具有更好的自尊和更强的自控力。
即使不能面对面,这种眼神的正面效用也同样适用,比如仅仅是看照片。研究人员曾经给学生展示了从杂志里抽取的女性面孔,让学生们按照喜爱程度,从1(喜欢)到5(很喜欢)给她们打分。但是,每张照片都经过数字化处理,一张照片中的女性好像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另一张照片则没有。结果在第一种情况下,女性的分数高于3分;第二种,同样的女性分数则低于2。8分。
显然,我们认为注视着我们的人更为友善,那么,我们更容易接受他们的请求,当涉及金钱或者需要帮忙时,我们更倾向于对他们说“好的”。举个例子,一位年轻的女性往电话亭的搁板上扔了几个硬币,她等着有人来捡走它们,几分钟后,她又回到电话亭,询问当事人是否捡到几枚硬币。没有眼神接触的话,归还硬币的概率为72%——这个结果已经相当惊人了:人们大多还是诚实的,不管怎么说,这个实验可是在1970年进行的。在眼神的注视下,归还的概率为87%。
同样的,当对方与我们眼神对视的时候,三分之二的人倾向于答应对方的请求……当缺少眼神交流的时候,则只有34%。
总之,眼神是一切的钥匙,它解密了相遇,尤其是情人间的邂逅,它传达出热情、信任以及欺骗,因为,显然我们有可能被政客、汽车销售员,或者一个心术不正的操纵者“坦率”的眼神欺骗。
感觉到被注视会激发诚实?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的生物学和心理学专家表示这很有可能。多年以来,该大学的一个公共大厅放着“诚实之盒”,用以售卖饮料,但并没有售货员,人们可自由地放入想要支付的金额。盒子的下面有一张价目表和一张照片,每周轮流会摆放带有一双眼睛的照片或者一张鲜花照片。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当照片中的眼睛注视着人们的时候,人们会摆放几乎三倍于价格的金钱到盒子里,但鲜花照片则不会。简而言之,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下,人们总是更容易合作。
资料来源:《英国科学院杂志》,2006年6月
微笑的影响
人们说,狼通过学会微笑而不是张开獠牙来和人类共同生活。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整个冬天,狼可以不必猎物而得以饱食,而人类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得到保护以免遭食肉动物的侵袭,人类和动物是一样的。我们的朋友——狗,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微笑是所有社交互动的基础,它常常让事情变得截然不同。
当一个人微笑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判定他更友好、更善良、更迷人、更擅长社交,同时,奇怪的是,会认为他也更聪明。由于更迷人和更擅长社交,一个微笑的人同时也被认为更真诚、更独立、更具有能力。
此外,一个人越是开心地微笑,人们对此人的评价也越是正面。一位大笑的人,会牵动他的嘴唇,露出他的牙齿,其外貌的吸引力会增加一倍。如果在一个酒吧,他会多拿到几乎三倍的小费,如果需要免费搭乘顺路车的话,他多拥有近两倍的机会成功。此外,所有的面试官都会告诉你,面试的时候,如果应试者能力接近,外表靓丽者会被加分,但是即使没那么漂亮,一个微笑,一个开放积极的心态,也会动摇面试官的决定。当我们必须整天和某个人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和那些微笑的人在一起。
更不要说微笑在吸引力方面的影响了。男性比女性笑容要少得多。但最愚蠢的搭讪者都知道要表现得自己值得信任,在开启滔滔不绝的玩笑话之前要堆起满脸笑容。
在任何情况下,微笑都让人安心。它意味着:“你无须害怕,我都是出于好意。”同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微笑都让人安心。如何区分它们呢?自19世纪下半叶,法国神经学家杜彻尼·德博洛尼发现,表现真诚愉悦的微笑和伪装的微笑区别在于,前者会使眼睛周围的一块“眼轮匝肌”收缩。
1980年,曾经启发了电视剧《超感神探》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证实:大部分人不能有意地收缩眼轮匝肌。此外,一个真正的微笑会在额叶中引发一种不对称的活动,被认为是正面积极的信号。艾克曼将这种微笑称为“杜彻尼微笑”,这个称呼由此保留。
是否因此就必须始终保持微笑呢?有不同的意见。自从科学关注起微笑,有证据表明微笑会触发大脑中生物化学的变化,从而释放累积了一整天的压力、焦虑和紧张感。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是拟态生物,微笑具有传染性并可改善社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