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青词宰相主角当然是作者的自画像(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深得皇帝青睐

玉帝很不喜欢主动提出某个动议,总是仙卿提出动议(票拟),他“依卿所奏”(批红),唯独让孙悟空主管蟠桃园是他主动提出并直接任命(特简)。李春芳深受嘉靖帝宠信,“大被帝眷”。《明史》称“凡迁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意即春芳从翰林学士到入阁为相,六次升迁都用的特旨,无一次由廷推。明代文官晋升的正当程序是相关文官开会推举,人选报给皇帝象征性批准,称会推、廷推,偶尔也有皇帝直接任命的,称特简、特旨。但特旨很容易被文官封还,既没用又丢脸,所以很罕见。而嘉靖帝对李春芳这样大用特旨,这不是恩宠,完全是玉帝和悟空那样的铁哥们儿呐!

3)与私臣关系密切

孙悟空最终投靠了佛家,由此路成佛,好比李春芳最终投向了嘉靖帝的私臣集团。当然,这层关系不太好意思大肆宣扬,正史亦无详载。朝廷那边文官是强势主流,但挤进西苑的那几个文官在私臣集团中却是非主流人。然而,你既然选择了进这个圈子,“聪明”的文官就必须放下儒家士子的尊严,倾心巴结太监、宫妃、锦衣卫才行。不过恰如须菩提严禁孙悟空透露师承,太监们也不会公开和李春芳的关系,您更无可能从正史上查到太监们幕后帮助李春芳上位的证据。

4)能协调武将、番邦的关系

取经路上,孙悟空多次借助天庭神将来降妖。诸如让二十八宿召回奎木狼(黄袍怪)、请昴日星官降伏蝎子精、请哪吒用皂雕旗“装天”。被黄眉老祖的金铙装了,亢金龙甚至舍得让他在角上钻个洞救他出来。独角兕大王的金刚镯见宝贝就收,可神仙们就能为了帮他,前仆后继地送宝,可见他和武将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明朝文武分途,武官亦属浊流,一般攀不上清流,但李状元就能和他们也打成一片。

李春芳最大的政绩恐怕就属羁縻俺答汗一事。嘉靖年间,察哈尔部衰落,土默特部开始称霸蒙古右翼,一度兵临北京城下耀示武力,摩擦不断数十年,严嵩、徐阶为首辅时始终不能解决。李春芳为首辅后提出羁縻,终于在隆庆四年(1570)谈成。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承认其为蒙古右翼领袖,土默特部则向朝廷进贡并开放贸易。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羁縻多容易,这其中利益关系很复杂。蒙古人不断袭扰边境,可以劫掠物资。武将们与之作战,就有机会不断立功,而且使朝廷愈发依赖武将。所以边将既不愿和谈,更不愿一战灭之。严嵩、徐阶并非不知利害,只是不敢或不愿和武将这个利益集团撕破脸。李春芳凭与武将的良好关系,私下做了不知多少工作,才促使他们同意羁縻。

说到此,不禁联想到明末,以李成梁、袁崇焕等等为首的辽东将门集团与建州女真部的天命汗(清太祖努尔哈赤)、天聪汗(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也形成了类似局势。但世间再无李春芳,只能任由边将肆意出卖国家利益,养虎为患,最终亡国亡天下。

5)深谙为妖之道

花果山当那么多年山大王可不是白锻炼的,使孙悟空深谙为妖之道。孙悟空经常变成飞虫甚至小妖潜入妖怪洞府,轻车熟路。关键时刻,孙悟空还能急妖怪之所急,想妖怪之所想。白骨精第一次变作俊俏女孩儿来骗唐僧,孙悟空便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真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呀!

《韩非子。显学篇》曰:“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论高官须有基层工作经验。但韩非子毕竟是古老的经验,唐宋以来这种观念有所转变,认为宰相应综合学者和基层两方面素质。明朝的内阁制似乎走到了另一极端,宰相八成是三鼎甲、庶吉士出身,登科后直接入翰林,翰林院供职几年直接出为部、院长官,而后为侍郎、尚书,直至入阁,普遍缺乏基层经历[51]。李春芳本也是这种情况,但他以37岁近不惑之年才中进士,早己熟悉了基层的人情世故,所以经常体现出明朝高官普遍不具备的灵活性。

6)和龙族关系融洽

《西游记》中有一个隐藏的社会阶层一龙族,暗喻明代商人。商人(也叫资本家)在古代地位微妙,他们掌握着实际上最强大的一项资源一钱,但政治地位始终被压制。正史没有详述李春芳和这个阶层的关系,但有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我相信不是巧合一隆庆开海。

大明自永乐、宣德朝郑和下西洋以来,建立了牢固的全球海上霸主地位。但嘉靖以来海盗猖獗,朝廷一度实施海禁,使旺盛的生产力突然失去海外倾销地,异常不满。隆庆元年(1567),朝廷下诏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海”。一时间中国人的货轮遍布四海,很快占据了全球23的国际贸易份额。当时正值美洲、日本两个大银矿开发之际,白银潮水般涌入,使中国从一个贵金属匮乏国突然变成最大的金主。德国经济学家贡德?弗兰克不禁惊呼中国是一台巨大的“银泵”!

隆庆、万历年间是中国商人最幸福的一个时代,关键是海商赚了大钱,李春芳内阁却并未大幅提高关税!十年后张居正内阁使国库收入陡然翻了一倍,这钱从哪儿来?还不是商人腰包里掏出来的。这一对比,商人们就更加怀念李相了啊!所以,无需史书详载,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商人阶层对李相的由衷热爱。所以,孙悟空对龙王表面上很不尊重,但龙族却始终倾力相助,甚至到了随叫随到的地步。真的不要认为是怕了他,这个阶层不是靠吓,而是靠利益驱动,这么简单的原理,学了初中政治都能懂,千万不要认为李春芳不懂。

7)心怀人民的好宰相

李春芳在历史上美誉度不高,主要是因为他不太符合儒家的审美观,缺了点硬气和骨气,有乡愿之嫌。《明史李春芳传》评价“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徐阶为首相时他为次相,合作非常愉快。但徐阶退休后他补为首相,他手下的少壮派宰相张居正、赵贞吉、高拱每天给他蹬鼻子上脸。尤其是张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首相大人也只能“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徐阶大人尚且压不住张居正,我在这个位置上还能长久?容我过两天就退休吧!)谁知张居正竟然答道:“如此,庶保令名。”(你这样自觉,还能保个好名声)“春芳愕然。高拱入阁后更是多次发生正面冲突,李春芳“度拱辈终不容己”,连上五道奏疏坚决请辞,隆庆帝无奈批准。

这确实与历史上的忠臣直士形象相去甚远,连李春芳自己都忍不住要问:“我好歹是一介首辅,难道在历史上就这样一个糯米老头儿形象?”张廷玉(《明史》总编)果断回答:“是,首相!”但客观地说,李春芳在心怀人民方面其实还算不错。隆庆元年(1567)春,隆庆帝下诏建翔凤楼,刚刚入阁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立即上奏劝阻:“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他也因此受到群臣称赞,被廷推为建极殿大学士(次相)。而他革除皇店、皇庄,甚至巧派海瑞铲除前任首相徐阶在民间霸占的田产,深得人民称颂。《西游记》中的凡人暗喻了普通人民这个阶层,孙悟空一路上也遇到很多凡人求助,他还是很热心地予以帮助,比如凤仙郡求雨、金平府免灯油、扇灭火焰山等。做这些事其实会触犯某些神仙在凡间的利益,他既注重策略,也不畏权贵。总之,李春芳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乡愿,更不是有些人所说的软骨头,尽管没有岳飞、于谦这样惊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但他的心里还是有人民,有正义的。

总之,李春芳在嘉靖朝这个皇帝和文官严重对抗的撕裂时代,是一个奇葩,是那个斗争漩涡中的一根定海神针。皇帝、文官、太监甚至人民都对李相能协调好各方关系寄以厚望,生怕哪天他不在了,几大派别就会撕破脸斗起来。难怪他要辞职时,连急着接首相位置的高拱(其实还有张居正)都有点舍不得。

历数李春芳前后历任首相:

杨廷和:跟年轻的嘉靖帝斗“大礼议”,下台,儿子杨慎被流放。

张璁:被骂成明代最大的奸臣。

夏言:被严嵩搞死,绝后。

严嵩:被徐阶搞垮,被骂成明代第一贪,儿子被杀,绝后。

徐阶:被弹劾免官,财产被收缴,儿子充军。

李春芳:平安着陆,回家奉养父母十余年,驾鹤西去,乡里艳之。

高拱:被张居正斗倒,若非王大臣翻案,差点也被弄死。

张居正:最惨!死后还差点被开棺戮尸,儿子自杀的自杀,充军的充军。

唯独李春芳,善始善终。这在弘治朝或许只能算平庸,但在大撕裂、大斗争的嘉隆万三朝就堪称大赢家了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