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意外的合击(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管他什么动机,先打他个措手不及!”胡老西儿继续讨好。

“你的,回去吧。部队要不要行动,需要斟酌。记住,对谁都不要讲这件事。”

“是!谢谢太君!”胡老西儿深鞠一躬,转身而去。河野满交给胡老西儿的主要任务是淘换狗头金,但他始终无所作为,现在能够为大日本皇军提供一些情报,也算做出贡献了不是?只是不知道河野满会不会买他的账。

胡老西儿前脚一走,后脚河野满立即找到日军联队长,建议道:“黄岗山的附近的八路军的,吃掉了我们很多部队。我早已忍无可忍。现在,他们为了某种目的进入甲字号地区,正给我们提供了围歼的机会。我们日军整个联队,皇协军全体人员,应该立即向黄岗山甲字号地区进发!”

如此说来,河野满虽然对胡老西儿不动声色,实际上也对八路军进入了甲字号地区的消息也如获至宝。日军联队长也感觉这个信息十分珍贵,便与河野满细细商量,最后决定对甲字号打个围歼战。于是,立即向所属部队发出了命令。

他们始终不相信、也想不到,区区甲字号一小片地区,光八路军就聚集了好几千人,而民团也有好几千人。当然,他们更想不到,另一支国民党杂牌军的一个团两千人,也已经悄悄接近了甲字号,形成扇形包围圈,支起了山炮和迫击炮,一场恶战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几条在郭家店早已显现出来。郭家店随着开矿业务的不断扩大,也随着民团人数的增加和正规化,郭晓冬于无形之中变为村里的核心,名望、声誉、号召力、凝聚力纷至沓来。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在村里悄悄建立了妇救会和儿童团等各类抗日组织,以形成对民团的支援。于是,方圆左近有很多放羊的孩子在站岗放哨,很多制高点上都立着消息树。

(关于消息树,名词解释是这么说的:抗日时期,老百姓为对付日本侵略者,每个村的山坡上都有一颗消息树,树旁守着放哨的人,看到日本鬼子来了,就把树放倒,其他看到的村民就可以及时准备应对。消息树其实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由于树比较高,容易看清,而且比起烟火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也不需浪费时间点火。情况稳定后可以把树重新立起,反复使用。在人民战争中曾被广泛应用。)

在建立妇救会和儿童团的过程中,还曾和伪保长郭万才发生一次冲突。因为村里悄悄成立妇救会,肯定会把消息传到郭万才耳朵里,所以,他找到郭晓冬说:“大侄子,你能不能给我留点活动空间,别在咱村成立什么乱七八糟的组织?日本人知道了不是要给我好看吗?”

郭晓冬寸步不让,态度非常强硬地说:“成立什么组织是根据需要,难道还要看日本人脸色?你如果不想当这个保长,你就找日本人辞职去,回头我当。不过,我如果当保长,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否则我就崩了你。”

啊?这么凶?郭万才看着脸色铁青的郭晓冬,吓得一个激灵。前不久他还给郭晓冬和鲁小芹的衣冠婚做过司仪,想不到郭晓冬是这种杀伐决断之人。郭万才一句话也不敢说了。郭晓冬背景复杂,手里拥有强大的民团不说,还有鲁大成那样的老丈人,就算郭晓冬本人不对自己下家伙,让鲁大成给自己来一黑枪,也轻而易举。想开了以后,郭万才就对村里成立什么组织全都充耳不闻,装作不知道。郭万才是需要定期向日本人汇报工作的,他是日本人安插在郭家店的眼线。但郭万才明明知道郭家店今非昔比,正在悄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他为了保命,在日本人面前什么都不敢说,只会说一句话:“一切正常,一切正常。”

放羊的儿童团见万家铭的军队接近了甲字号,便扳倒了消息树。民团的其他哨兵也向郭晓冬报告了情况。独立营的哨兵也及时把情况报告给营长了。八路军是非常擅长跑路的,他们迅速包围了万家铭的军队。

但就在这时,前方的哨兵又传来新的消息:日伪军的大队人马又把独立营包围了。

现在,围绕甲字号形成了三个包围圈:万家铭在最里层,中间是独立营,最外层是日伪军。郭晓冬当机立断,要亲自找万家铭面谈,要国共两党合作,一致枪口对外。马万祺拦住他说:“太危险了,即使去谈也要让别人去。”

郭晓冬说:“不行,别人是说不服万家铭的。”他带上两个马弁和两包金矿砂,手里摇着一块白手绢,就奔了万家铭的阵地。

万家铭见了郭晓冬以后,非常鄙夷地撇了撇嘴,说:“怎么,枪炮声还没响,你就尿了?”

郭晓冬首先向万家铭抱拳作揖,然后递上一支烟,说:“家铭学兄,我不是来和你吵嘴的,情况是这样:我在甲字号的民团有三千人,枪炮俱全,你啃得动吗?现在你的身后有八路军的一个加强营,也是三千人,枪炮俱全。你的两千人已经被包了饺子。歼灭你易如反掌。但问题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日伪军大约有三千人又包围了八路军。形成三个包围圈。”

“哦?情况这么复杂?”万家铭也是一个激灵。

“千真万确。”郭晓冬将两包金矿砂掏出来,递给万家铭,“这份薄礼算我给你的跑腿钱,你也别嫌少,日后我会不断给你好处。你应该知道咱们下一步需要怎么办。”

“怎么办?我愿闻其详。”万家铭眼睛紧盯着两包金矿砂,却不伸手。郭晓冬打开布口袋,让他看了看里面的金矿砂,又封好口袋,然后塞进他的衣兜。

“如果让我发表意见,我就直话直说——咱们联手抗敌。现在的情况是箭在弦上,火烧眉毛,十万火急,容不得犹豫。”郭晓冬道。

“好吧,”万家铭一咬牙,点头道,“你让八路军加强营向右迂回,我部向左迂回,你的民团直接抵抗日伪军;我部在左面强击日伪军,加强营在右面强击日伪军。估计时间不长便可击溃敌人,将其全歼也未可知。”

“好,我马上去办。”郭晓冬立即与万家铭握别。他找万家铭借了两匹马,派两个马弁去独立营汇报情况,自己则只身回到甲字号,做好与日伪军顽强抵抗决一死战的准备。

河野满让鲁大成快速布署部队,对甲字号形成包围,但因为鲁大成对攻打甲字号心存忌惮,于是,就磨磨蹭蹭,动作迟缓,他希望郭晓冬能发现他们,从而早作准备。殊不知,郭晓冬的运作正在紧锣密鼓,远比鲁大成设想的快得多。

当鲁大成的部队慢慢腾腾地完成战术包围以后,河野满便向鲁大成发出攻击的命令,于是,鲁大成就率先使用迫击炮向甲字号轰击。让鲁大成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炮声恰好是左右两翼向他发起进攻的信号,左翼的万家铭,右翼的独立营,一时间枪炮齐鸣,将大量的子弹炮弹倾泻到日伪军阵地上。鲁大成的部队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一下子就哑了火,所有的人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阵地上一片死寂。

日军方面的一个联队,约莫三千人,为了保险,是躲在鲁大成部队后面的,鲁大成的部队不动了,就凸显出日军来。河野满气得火冒三丈,大骂鲁大成是饭桶,便指挥日军继续对甲字号发起攻击。但不打还好,这一打,就把他的火力点、炮位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立即引来左右两翼极其密集的炮火。“轰轰轰!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声,和遮天蔽日的硝烟,在日军头顶上搅作一团。

河野满是个职业军人,虽年龄不算大,却打过很多仗。此时此刻,他立即感觉情况不对。不是说八路军只有两三千人吗?怎么会打出规模这么大的仗来?难道又有其他八路军部队突然从天而降吗?从两翼的炮声,河野满就听出,既有山炮又有迫击炮,而且数量不少,经验告诉他,今天八路军的数量远远不止两三千人!

眼看着日军阵地上血肉横飞,河野满的第一反应,是中计了。胡老西儿肯定是被八路军买通了。勉为其难的最好的估计,是情报侦察得不准确。不论如何,这个胡老西儿该杀!

河野满立即和联队长商量:“撤吧,咱们钻了八路军的圈套!”

联队长自然对河野满也相当不满意,便狠狠抽了河野满一个大嘴巴,立即下命令撤退。

然而,包围圈既然已经形成,撤退岂有那么容易?好在郭晓冬的民团、万家铭和独立营只形成了三面对日伪军的包围,日伪军的身后是敞着口的,这就为他们留出了逃跑的退路。于是,日伪军冒着正面和左右两翼的猛烈炮击,向着退路撒腿猛跑。

独立营长见时机很好,便让部队发起冲锋。很多冲锋号“滴滴哒哒”地响成一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的十六字战术深深扎根在八路军干部战士的心中。看到战机岂有不打不追的?

但万家铭不懂得毛泽东战术的厉害,他也看到了时机,但他看到的却是及时退出战场的时机。于是,他招呼部队,停止打炮,悄悄撤走了。

独立营追击日伪军直追了十几里远,才返回身来。日伪军为了跑得利索,丢掉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山炮、迫击炮、掷弹筒和重机枪等重武器悉数扔在路上。独立营几乎无一伤亡,却获得大批武器弹药。回过头来,独立营长把一部分武器弹药分给郭晓冬,留下一部分炮手补充民团,加紧培训民团使用各类火炮。同时,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敌人的反扑。

万家铭的部队也没有什么伤亡,所以回去以后也比较好交待。他谎称甲字号实际并没有多少金矿砂,甲字号的人因为害怕国军,把仅有的两小布袋金矿砂贡献了出来。说着话,就把两小袋金矿砂交给了师长。然后,他又说碰上日伪军攻打甲字号,他与日伪军交了一下手,就撤出战斗没有恋战,所以部队也没有伤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