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博弈论的前世今生(第2页)
当然,真正把博弈论发扬光大的是一个叫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ForbesNash,1928—2015)的数学家。(1)纳什20岁时就已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读博期间,纳什在1950年和1951年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
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
如果你想对纳什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去看一部电影——《美丽心灵》。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我的很多学生就是通过看这部电影才了解纳什,知道了博弈论的。影片2001年上映,在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了8项提名、4项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是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大的赢家。除了金像奖,这部电影还获得了2002年全球电影界的很多奖项(如第59届美国金球奖、第5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等)。
博弈论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4年,博弈论得到了西方主流思想的全面肯定。纳什、约翰·yi,1920—2000)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en,1930—)三人因为在博弈论领域的卓越贡献,共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1年之后的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再次隆重地颁发给了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bieSg,1921—2016)和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JohnAumann,1930—)两位博弈论专家。在解释他们俩获奖的原因时,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表示:“为什么有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决冲突,而另一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却不断地被冲突困扰呢?感谢奥曼和谢林的研究,为这一自古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
奥曼和纳什一样,虽然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研究的大部分都是数学,本质上是数学家。奥曼对重复博弈的贡献很大,他让我们知道,原来对抗的博弈,可以因为重复进行而达到默契的合作,给博弈各方都带来好处。最深刻的是,奥曼揭示了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奥曼告诉我们,关于博弈的某种信息是不是所谓“共同知识”(onknowledge),对于博弈如何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书第9章会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如果说奥曼对博弈论研究得很深,那么谢林则对博弈论研究得很广。谢林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写出运用博弈论分析社会的、商业的、政治的和军事的对抗与合作的著作。
在谢林以前,因为博弈论著作都是公理化的论述,所以即使对于经济学博士来说,也很难读懂“天书”般的博弈论论著。但是谢林在1960年出版的名著《冲突的战略》,却一改博弈论公理化论述的传统,从案例和故事出发,把博弈论介绍给社会大众。正是因为谢林的努力,社会学界、政治学界、军事学界、外交学界和整个经济学界才对博弈论表现出巨大的兴趣,从而使博弈论能够发扬光大,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不是谢林所做的工作,估计我不会开设博弈论的网络课程,就算开了这门课程,估计大家也很难听懂。
本书用田字格矩阵的形式作为二人二选项情况下的博弈策略表达式,这种展示方法是谢林的首创。对于这个创造,谢林曾说:“假如真有人问我有没有对博弈论做出一点贡献,我会回答有的。若问是什么,我会说我发明了用一个矩阵反映双方得失的做法……我不认为这个发明可以申请专利,所以我奉送给各位使用。”
所以,我们应该对谢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诺尔(JeanTirole),表彰其“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让·梯诺尔在博弈论领域同样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所建立的理论超越了经典的纳什均衡。纳什的理论需要在所有结果均产生的情况下进行演绎分析,而让·梯诺尔的理论则可以在未来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利用数学语言推演出参与者所可能采取的最优行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让·梯诺尔和朱·弗登博格(DrewFudenberg)合著的《博弈论》一书就一直是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们所常用的博弈论教材之一。如果你想对博弈论有更深入的了解,推荐你去看这本书。
博弈论的后续发展
博弈论的后续发展基本上沿着以下4个方面展开:
1。对纳什均衡的弱化(或一般化)研究;
2。对纳什均衡的精炼(或筛选)研究;
3。对博弈论的基本假设的深入研究;
4。对博弈论的应用研究。
事实上,博弈论早已从单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发展成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并且在经济学以外的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博弈论将成为解释冲突、建立合作、增进信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博弈论在未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在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选择学习博弈论一定是你非常明智的决定。
本章小结
1。博弈的思想源远流长,而博弈论却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
2。博弈论博大精深,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感谢前人的贡献,通过学习博弈论,我们可以协调冲突、增进信任、建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考考你
影片《美丽心灵》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当时正在大学读书的纳什在朦胧的“博弈论”思维引导下喃喃自语:“如果他们4个人全部去追求那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理睬。然后他们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意当‘次品’。但如果他们先追其他女生,那么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请问,如果你是4个男生中的一个,你会听从纳什的建议吗?
(1) 2015年5月24日晚(北京时间),约翰·纳什夫妇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出租车时不幸遇车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