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给孩子贴标签(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别给孩子贴标签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小学,很大部分是不大愉快的。

刚上一年级,我就因为活泼好动,得到了一句“从来没见过这么吵的女生”的评价。

那年头的“好孩子”,有着一套标准模板:安静顺从、坐姿端正,连提问都要在老师允许的时候,用标准的姿势举手才可以。

小孩子对来自大人的评价和目光是异常敏感的,但还没等我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样的“好孩子”,到了三年级,老师又给我扣上了“粗心”的帽子。

有次数学考试前,老师强调:“题目都是以前做过的,会做就一定没问题。”

结果成绩出来,全班有二十几个人考了100分,而我因为粗心只考了86分。

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这么差的分数。

拿到卷子的那个午后,窗外聒噪的蝉鸣让教室显得愈加安静,鲜红夺目的分数刺进眼里,我发热的脸颊似乎也要淌出血来,我不知所措地把双手扭来扭去。

数学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女生是考不到100分的。

羞愧、沮丧和没有考好的罪恶感,让我清楚地听到自尊心轰然崩塌的声音。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考不到100分”成了我内心的一个魔咒。只要一考试,我就担心这句话会应验。结果越是担心,就越是考不好。

看到自己的预言应验,“阅人无数”的数学老师更是一次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和挖苦我:“聪明有什么用?学奥数有什么用?这么粗心,还不是考不好!”

我一度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个粗心的小孩,真的永远拿不到100分了。

幸运的是,五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了解我的情况之后,他只是很耐心地跟我讲了一句:“你这么聪明的小孩子,一定要把题目好好读仔细了。”

在这样的信任和鼓励下,“考不了100分”的阴影慢慢淡去,小升初志愿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在升学考试中,我终于拿到全班唯一一个100分,这件事才算完全翻了篇。

没有人能想到,在这段再平常不过的童年经历里,有个孩子因为大人的几句评价,内心曾掀起滔天风浪。

别让标签限制了你,也别用标签定义孩子

在一段关系中,力量比较强势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了某种认定,另一方做出的一些行为就会强化强势者的认定。这就是“贴标签”的可怕之处。

但是,对于“贴标签”,有多少人真的对它心怀警惕呢?

“你这么挑食,就是被惯坏了。”

“我们家孩子就是没耐心,做什么事都超不过五分钟。”

“他从小就身体不好,运动能力一定差。”

这些话,我们好像非常轻易地就能对孩子、对别人,也对自己说出口。

就像我有个朋友,孩子刚出生,抱着亲不到十秒,突然发现孩子脑袋顶上有两个旋儿。根据当地老话,脑袋上有双旋儿的孩子,脾气倔,不好养。于是,这个孩子刚出生,就被这个朋友贴上了“脾气倔,不好养”的标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