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缘 薛宝钗一个完人的悲剧(第6页)
但是这位学者一定没有注意,在“金簪雪里埋”这句后面,脂砚斋有明确的批语——“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也就是说,薛宝钗死在了异乡,而非薛家故乡。因此薛宝钗不可能死在薛家。
2.论宝钗嫁雨村之荒谬
薛宝钗作为绛珠仙子,来到人间的唯一目的就是还泪给神瑛侍者的化身贾宝玉。因此薛宝钗嫁给贾雨村的话,完全背离了故事的初衷,是绝对不可能的。
认为薛宝钗嫁给贾雨村的学者其实只有一条论据,那就是第一回中贾雨村所做的一副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此句的表面意思是,玉在柜子里等待买家把它买走,燕形钗在镜匣子里等待时机飞起。这副对联体现了穷书生贾雨村当年的抱负。而且“时飞”两字正好也是贾雨村的字。
这类学者看到“钗”“待时飞”,就认为这是形容薛宝钗在等待贾雨村,实在是太穿凿了。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是何等洁身自好,怎么可能去等待贾雨村这样的奸臣贼子?平儿就曾经形容贾雨村是“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贾雨村不仅贪赃枉法,而且最终会恩将仇报,帮助忠顺王整垮贾家,他是四大家族的仇人。薛宝钗作为薛家的女子,怎么可能等待这个仇人呢?
认为薛宝钗等待贾雨村的人,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红楼梦》整个体系缺乏了解。
“钗于奁内待时飞”中的钗,确实是指宝钗,但这句话并不是指薛宝钗在等待贾雨村,而是另有深意。在这一点上,笔者的观点有别于以往红学界的所有观点。
笔者认为,“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形容的是宝玉、黛玉和宝钗即将出生。玉在柜子中等待被买走,钗在镜匣里等待飞出来,都是人在母腹中的绝佳比喻!
由于绛珠仙子(黛玉和宝钗)是跟着神瑛侍者(宝玉)下凡的,因此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出生时间相距也不可能太长。“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就是形容他们都快要投胎入世了。
除了这两句是很形象的比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佐证,就是贾雨村做这副对联的时点,恰好是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的当天!而在甄士隐的梦里,一僧一道明确告诉甄士隐,他们正在路上,要把石头夹带到人间,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一同经历人间: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红楼梦》第一回
所以说,甄士隐在梦中听到一僧一道聊天的时候,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还没“投胎入世”呢。而且听他们的意思,马上就要“将这蠢物交割清楚”。这说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投胎入世”、以及通灵宝玉被夹带进到人间,马上就要发生了。这也就是说,宝玉、黛玉和宝钗很快就要投胎了!
那么就在这同一天,有对联说“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不是在暗指宝玉、黛玉和宝钗已经在母亲胎中了呢?
顺便提一句,“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透露出的宝玉出生时点,对制作红楼梦年表、考证曹雪芹的生卒年月也十分有帮助。笔者根据这首对联及其他细节,并参考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编写的《雪芹生卒与红楼年表》,得出曹雪芹终年四十岁的结论。这虽然与周汝昌先生推断出的曹雪芹终年三十九岁的结论稍有差异,但恰恰符合曹雪芹好友敦诚在挽诗中提到的“四十萧然太瘦生””四十年华付杳冥”等信息。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薛宝钗的真正结局,正如判词中所说的,是“金簪雪里埋”。
“金簪雪里埋”到底何解呢?
红学界的解释一般都是说这预示薛宝钗之死,而且倾向于认为这是说薛宝钗死于寒冷的冬夜。
但笔者认为这句话可能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雪”,除了谐音“薛”外,寓意是不是白发如雪呢?金簪在如雪的白发里埋着,是不是蕴含着薛宝钗独守空闺、苦等宝玉不归、等到头发已白的结局呢?
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个预示薛宝钗命运的细节,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第一回中,甄士隐听到跛足道士唱的《好了歌》后大彻大悟,为《好了歌》做了个解注。这个解注中有一句: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这句话后面脂砚斋批语是:
宝钗、湘云一干人。
脂砚斋说,宝钗将来的命运是两鬓成霜。这不是与“白发如雪”的意境完全一致吗?
另外,薛宝钗的灯谜中说的“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意思是:等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漫长煎熬,直到等到白头。“焦首”是形容更香点着时的样子,而香点着时香头的颜色不正是灰白色的吗?这不也是暗示薛宝钗等待贾宝玉而等到白头吗?
所以说,“金簪雪里埋”,应该就是指宝钗青春空逝,最后鬓白如雪,孤独而终。
4.因情而病、因病而亡
薛宝钗去世的时候,一定是贫病交加。而她最终的死因,应该和林黛玉一模一样,是因情而病,因病而亡。
之所以这么认为,还是因为前文对薛宝钗的病根的铺垫。
薛宝钗的热毒症是与生俱来的,脂砚斋说这是因为“凡心偶炽”。这说明贾宝玉(神瑛侍者)的痴病、林黛玉和薛宝钗(绛珠仙子)的病都是因为前世的心病,所以一辈子都是医不好的。在林黛玉去世之前,林黛玉是显绛珠,她的喘嗽病当然会一直发作,而薛宝钗当时还是隐绛珠,她的热毒症因此暂时被冷香丸压制。在林黛玉去世后,薛宝钗成为显绛珠,她的热毒症自然会发作,那段郁结在心中的缠绵之意自然需要宣泄。
所以,薛宝钗最后的离世,应该还是因为热毒症发作、喘嗽不止,她带着对宝玉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信仰的质疑,郁郁而逝。家境贫穷、天气寒冷当然都是病发的诱因,但是从人物命运上看,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病症都是源于前世的情根心病,这是两个人物最终都逃不掉的结局。
病症的根源在于情。前世的情根,今生的情缘。
林黛玉的死是因为情,薛宝钗的死也是因为情。因为她们都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一辈子都是为了一个人而献身——神瑛侍者,那个在前世曾经守护她、成就她、深爱她的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