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精神分析导论015(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精神分析导论015

[293][“Notonanie”,字面的意思是由环境强加于主体的必要的**。]

[294][弗洛伊德对这一主题的最全面说明是在他的《写给关于**的讨论》(1912f),标准版,第12卷,第241页及以下几页,在该文中一个编者注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295][见《儿童性理论》(1908e)。]

[296][后来,弗洛伊德在《两性解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后果》(1925j)这篇论文的一个脚注中,对这个声明和下一段开始的那个有关的说明做了更正,标准版,第19卷,第252页注。在该文中他论证说,性差异问题先出现,然后是婴儿至少是女孩的起源问题。]

[297][这已在第208页提到过了,而且在第268页及以下几页又出现过。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关于阉割情结的讨论是在弗洛伊德关于《对“小汉斯”的分析》(1906b);虽然在早期《儿童性理论》(1908c)的论文中曾经提到过,标准版第9卷,第217页。在以后的几年里,特别是在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1924d)这篇论文中,以及在《两性解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后果》(1925j)中,关于阉割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考察。]

[298][“anlust”。这个术语出现在《本能及其变化》(1915c),在那里弗洛伊德似乎第一次使用它。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中他再次使用它。当然,这个概念从《性学三论》(1905)开始就已为人们所熟知。]

[299][弗洛伊德后来在施虐的肛门阶段和生殖组织之间插入了一个“**”阶段(弗洛伊德,1923e)。]

[300][实际上是在下一讲。]

[301][这在第26讲中做了进一步讨论。]

[302][弗洛伊德第一次发表的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明是在《释梦》(1900a)中做出的,尽管他早先在1897年10月15日给弗利斯的信(弗洛伊德,1950a,信71)中就提出过。“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实际术语的第一次引用是很久以后《男子对象选择的一个特殊类型》(1910h)的论文中,标准版,第11卷,第171页。]

[303][参见第13讲近末尾处的一段话。]

[304][见第427页及以下。]

[305][这个术语在第26讲中多次出现,在那里编辑对此做了评论。]

[306][但是,请见下一个脚注。]

[307][直到许多年以后,弗洛伊德才完全意识到,在两性的俄狄浦斯关系中缺乏对称性。这出现在他的《两性解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后果》(1925j)的论文中,以及在后来的《女性性欲》(1931b)这篇论文中做了精心阐述。他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第33讲中再次讨论了这个问题,以及最后在他死后出版的《精神分析纲要》(1940a[1938])的第七节做了讨论。]

[308][参见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1912~1913)。]

[309][弗洛伊德最早期发表的关于哈姆雷特(以及关于俄狄浦斯·莱克斯)的评论出现在《释梦》(1900a)中。]

[310][见第23讲的后一部分。]

[311][“Besetzt”能量贯注。“Besetzungen”(贯注)这个概念,心理能量的贯注是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对此所做的讨论将在弗洛伊德的一篇早期论文的编者附录中(1894a)找到,标准版,第3卷,第63页及以下,这个术语在后面经常出现。]

[312][弗洛伊德在前几天经常使用这个短语。这已出现在他关于《对“鼠人”的分析》(1909d)的一个脚注中,标准版,第10卷,第208页注。]

[313][这后一个观点在《自我与本我》(1923b)第三章中做了最全面的讨论,标准版,第19卷,第31页及以下几页。]

[314][弗洛伊德在他的《专家对霍尔斯曼病例的意见》(1931d)的注释中再次引用这段话(以歌德的德文版),以及在他死后出版的《精神分析纲要》(1940a[1938])的第二部分末尾(以法文)又加以引用。]

[315][就是说,集中在对象身上的心理能量的贯注。见第336页注②。]

[316][七鳃鳗的幼体。]

[317][这是对弗洛伊德最早期的两篇论文(1877a和1878a)的研究结果的总结。他自己的更早期的一些摘要将在标准版第3卷第228~229页中找到。]

[318][它们是在第26讲中讨论的。]

[319][这两个词相互之间极其密切的相似性,尤其对英语来说是一种附加的不幸。在德文中“Regression”(退行)和“Verdr?ngung”(压抑)之间不存在这样的类似性。]

[320][“Pcs”和“Ucs”是前意识(prescious)和潜意识(unscious)心理系统的缩略词(是弗洛伊德在《释梦》(1900a)的第七章中第一次列入的,标准版,第5卷,第540页及以下几页。)]

[321][这似乎是一个要点,正如他在这些演讲的末尾所说,他没有机会再回到这个要点上来。]

[322][参见第310页注①。]

[323][见下一讲的末尾。]

[324][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d)的第三章以相当的篇幅讨论了阿德勒和荣格学派。]

[325][这似乎是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互补系列”这个实际的术语。这个概念可追溯久远。它是在关于《再论焦虑性神经精神病》(1895f)的一文中以略有不同的形式作为一个在病因学上相等的东西出现的,在那篇文章中关于这个概念的历史的讨论将在编者注中找到,标准版,第3卷,第121~122页。它在下面的两个观点(第362页和364页)中重新出现,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中再次出现,同上,第22卷,第126页。在《摩西与一神教》(1939a)的第一部分(c),第三篇论文中也出现过。]

[326][这个因素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弗洛伊德至少早在《性学三论》(1905d)的第1版中就讨论过,标准版,第7卷,第242页。在《与精神分析疾病理论相违背的一例偏执狂》(1915f)的论文一个脚注中提供了大量参考文献,同上,第14卷,第272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