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知行合一中(第4页)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人各有志了,许多赤脚医生,见做买卖挣钱之后,也借机转行了。
对此,吕老的意见不小,下面这些赤脚医生,多半都算是正经背过几套医书的。
而且实践经验丰富,比起学校里的学生,他们能更快的中医入门。
因为暂时的饭辙,丢下学了至少五六年的中医,去养猪、养鸡、养鸭、养鹅,或是去编筐、编篓、做木匠。
亦或是进了厂子当工人,这在吕老看来,是中医界的损失。
这些人稍事培养一下,就能顶起几个村子的看病问诊。
就此放弃学业,在吕老看来,实属不智。
“吕老,钱没了再打款就是了。
您的担忧我清楚,无非是一些赤脚医生,转投他业。
吕老,有句话我也不得不说,如今的医疗市场,养活不了一百万以上的赤脚医生。
而赤脚医生之中的多数人,基础还是太差,如今做赤脚医生,也是勉强应付饭辙。
真要细筛一遍,他们以后连做赤脚医生的资格都没有。
这段时间,咱们也增加了赤脚医生考核的难度。
许多事,算是事出有因的。
但他们终归是在下面做过贡献的,也算是跟咱们的中医有缘。
拉他们一把,让他们有个好的饭辙,也是我之前授意的。
这次学员们下去,除了医疗援助之外,就是筛选人手。
有些村子能养的起赤脚医生,有些村子也真是没有他们的饭辙。
所以我想,该合并的合并,该增加的增加。
人手实在短缺,就设立游医吧。
至于筛查不过的那些赤脚医生,自然是让他们在下面做产业了。”
说三百多万个村子,三百多万赤脚医生,多少还是有些虚张的。
真正算来,登记在册的也就一百五十万左右,其中还有部分是卫生员。
剩下的一百五十万,就全部可以划做是卫生员的。
大村,赤脚医生自然会有饭辙。
一些几十户、二三百户的小村子,说是赤脚医生,其实多半都是经过简单培训的卫生员。
对李胜利而言,真正可用的有一百万,就算是烧高香了。
当然三百万全部培养一下,做个村医或卫生员还是够格的。
只是这些人的饭辙怎么弄也是个问题。
这就不单是中医局或是中医函授学校该管的事儿了,部里也有其责任的。
有些事可以公私混淆一下,但有些事,必须是要公私分明的。
“部里现在管不了这么多,也没有相应的资金。
我看这批人,不如由中医局来接下。
至于以后跟部里的对接,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