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接再厉中(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还真是铁律,不提,没人在乎;提了,就必须执行。

已经打定主意要唱反调的杜老爹,接到这个烫手山芋,脸色也有些难看。

这一刀下去,还不知道要清退多少厂企呢?

之前贤婿说王家子的建筑公司,普遍工资已经八百一千了,杜老爹还在质疑工资标准的事儿。

现在看来,人家说话还是有依据的,干一天一天的工资,干一天再加班八小时,十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真是不算特殊。

一天顶九天,这不就是十倍工资的源头吗?

人家干一个月,就是二百七十天的工时,干一年,就等于小十年的工资了,一月一千,这么看来基础的工资标准并不高。

只是一旦推行,这事儿就不是三百块工资的事儿了。

许多公家单位,普遍都存在加班的问题,多干一小时,就多一天的工资收入。

与涨工资相比,贤婿现在提出这个八小时之外的八倍工资制,倒是一个不错的变通手段。

让合资的厂企多给工人一些加班的时间,就不用顶着巨大的压力去涨工资了。

看着说话不尽不实的贤婿,杜老爹也有些恼怒。

对他们而言,确立法条可比涨工资更俱操作性。

还有一点杜老爹可以确定,用了这个八倍工资制,下面的单位也会开始主动裁撤冗员。

因为这是增加收入的最好方式,人太多,大家伙一起受穷,人少了,活就多了,加班多了收入也就高了。

涉及到了利益,许多的事的能动性就上来了。

至于虚报加班,或许会有,但还有个横向对比,职能相同的单位多了,这个是没法统合的。

熟悉了或许会,但起步之初,个人收入的增长,必须跟裁撤冗员挂钩,哪都是聪明人不是?

“你这人,早说这点不好吗?

为什么总要圈圈绕绕?”

八倍工资制的执行难度最低,自家贤婿却最后才说,让杜老爹心里满是恼意。

其实老杜也是无奈,新兴的市场,真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经济学的理论著作,也不足以解释当下的市场。

或许是对市场的认知不清,或许是对经济理论的学习不透彻,但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想法,也是萦绕在许多人心间的。

许多事杜老爹他们不是看不到,也不是不想去处理,而是总有一种投鼠忌器的感觉。

就跟贤婿说的一样,涨工资可以促成一个循环,八倍工资制也能促成一个循环。

上面处理一件事的结果也是差不多的,总有后续的影响,促成另外的循环。

之前的倒春寒跟严打,有些结果也并不是上面想要的。

虽说现在早已风停雨歇了,但风雨的影响仍在,许多事怕就怕一个矫枉过正。

但贤婿的建议不同,他的建议多半都会说清楚循环的程序。

一旦施行之后,有所偏离,杜老爹这边是知道如何调整的。

同样的屋子,白天跟晚上开着灯,多半人都不会摔跤,但遮住门窗,或是晚上关了灯。

只要不是瞎子,即便是常住在这个屋子里的人,也难免磕磕碰碰的。

市场,如今最怕这种磕磕碰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