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3章(第1页)
第2293章
他试图解释,却发现自己任何解释在那道“皇恩浩荡”的圣旨面前都苍白无力。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是挣扎,就被缠得越紧。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朱兴明,则在紫禁城中,冷静地听着骆炳汇报山海关军心浮动、怨声载道的情况。
“陛下,此计甚妙!吴三桂如今已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骆炳钦佩地说道。
朱兴明淡淡一笑:“这只是一道开胃小菜。克扣军饷军粮,只是败其名,乱其军心,还不足以彻底扳倒他。传旨给都察院和兵部,可以开始‘收到’一些关于吴三桂吃空饷、虚报兵员、以及以往作战中‘畏敌不前’、‘杀良冒功’的‘举报’了。记住,要真真假假,混在一起。”
“臣明白!”骆炳心领神会。皇帝这是要一步步收网,从道德、军纪、能力等多个方面,彻底将吴三桂搞臭,让他身败名裂,失去所有争夺总督之位的资本,甚至…为他最终的覆灭铺垫罪名。
一场针对吴三桂的、全方位的、阴险而致命的围猎,正式拉开了序幕。
吴三桂感觉到那步步紧逼的危机,却如同困兽般,一时难以找到破局之法。他知道,自己最大的危机,来了。而那个看似遥远的辽东总督之位,也正在迅速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山海关总兵府内,吴三桂烦躁地来回踱步。
他想不明白,他吴三桂自问对朝廷也算得上忠心耿耿。这些年镇守山海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虽说私下里确实搞了些生意,与苏长生之流有所勾结,但这种事谁没干过。那几个总兵,不也一样,恶。
再说了,自己不也是为了维持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吗。朝廷拨发的那点粮饷,够干什么。
十几个辽东总兵,哪个不在私下里想办法搞钱,凭什么就盯着他吴三桂不放?
是,他是有野心,是想当那个辽东总督,手握大权,不再受制于人。但这有错吗。论能力,论军功,论麾下兵力之强盛,他自问在辽东诸将中无人能出其右!这个总督之位,舍我其谁。
皇帝到底为什么,为什么就抓着我不放,就因为那次黑石驿的事情?可我已经处理得干干净净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卑劣的手段,下一道如此荒谬的圣旨来陷害我?!
一股巨大的委屈、愤怒和憋屈感充斥着他的胸膛。他甚至恶狠狠地想,若不是自己现在只是个总兵,实力还不够碾压一切,他早就造反了。
这个危险的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但那颗名为“反叛”的种子,已然在极度不满的土壤里,悄然埋下。
眼下最重要的,是平息军中的骚动!军心一旦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别说总督之位,就连现在的总兵位置都可能不稳!
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必须有一个够分量的替罪羊!
他的目光阴鸷地扫过麾下将领名单,最终,定格在了军需官程浩的名字上。程浩跟随他多年,负责粮草军需,知道不少内情,但也正因如此,他是最合适的顶罪人选。只有把他推出去,才能暂时平息众怒,把自己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