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谈话(第3页)
可,无论他怎么思考,完全没有头绪。
钱鸣与柳艾津之间,原本他还在猜测是不是有一些特殊关系,可从钱鸣吝于多言的对话中,他感觉自己的猜测可能有误。
唯一的收获,就是在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只有自己掌握了话语权,才能掌控局面。
这件事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的变得淡了不少。
一直到课程进入到后半段,三个月的研修学习,快要到结束。
课程也从纯理论和理念上的思考,进入到了具有实战性的课程。
这一天上午,课程是《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模拟研讨会》。
这是带有实战状况的模拟,学校专程邀请了省发改委一位资深区域规划专家胡汝同主任主持。
学校从校长到任课老师一共来了七位。
学员们都感觉到这一次的模拟研讨会并不单纯的只是一次类实战的教学,恐怕另有深意。
联想到即将结束的研修班学习时间,很可能是结业前的一次不公开考核。
教室的桌椅被移开,布置成了一个类似圆桌会议的现场。
专家和教授们在一起,学员被分成了几个小组,依次团团围坐着。
而今天的模拟研讨会,是围绕一个虚拟的“江北县”进行产业规划设计和探讨。
开放式的探讨,并没有设定具体的进程,学校似乎也并不急于要大家确定方向,没有规则、没有限制。
这样的目的,显然是希望能从细微处开始让大家明白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以便今后在工作中身为领导在决策的时候的思考方向。
一开始的讨论,还是从班长穆元臻那一组首先发言,提出了破局为基础的概念。
毕竟,当下不可能有一个新的产业全无的“江北县”存在,一定是在原有的县域基础上展开工作。
很有一些省级领导在发言时候的定调。
而这话并没有引起学校老师和专家的反对,大家也都觉得在这个基础上是个好的方向框架。
发言由此开始,最初还是有些发散。
陈青所在的小组通那样如此,组员的发言最初都不愿意主动切入重点,话语中打着官腔,带着几分纸上谈兵的理想化。
自从陷害事件之后,陈青也刻意的让自己低调。
因此,一开始他也没有急于发言,只是安静地听着。
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自己的体会和关键点。
在一位来自本省工业强市的学员孟庭提出在“江北县”上马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量级园区,大家都在附和的时候,陈青依然没有表态。
偏偏孟庭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直接把话题甩到了陈青面前。
“陈青同学,你是我们这一届研修班的学习委员,肯定有自己的见解,你来分析一下,这个提议最终能否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最终设想?”
陈青淡淡一笑,“结案的评判是专家和老师们的事。”